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及演进述考(4)
注释: ①目前在国内外学界中,关于“四国同盟”的表述形式并不统一。徐勇在《征服之梦:日本侵华战略》中将其称为“四国协商”;三宅正树在《斯大林、希特勒与日苏德意联合构想》将其称为“四国联合”;而清水良三(《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的崩溃》)、尾上正男(《日德意苏四国同盟问题》)等则将其称为“四国同盟”。笔者通过对日本原始档案资料的梳理,以及对当时日、德、苏三国交涉过程的分析,认为“四国同盟”这一称谓更符合当时历史原貌。 ②所谓的“薄墨外交”论是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对德所提倡的外交思想。有田认为从国际形势上来看,在对德结盟问题上应该像画山水画那样,最初要用“薄墨”去处理,后来以便于修改,主张最初应该同德国缔结“模糊协定”。 ③在国内,对“陶德曼调停”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很多,笔者就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如下:张北根在《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中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加大了对德“压力”,并以退出“防共协定”相要挟,要求德国站在日本立场对侵华战争进行调停(《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何兰在《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日德关系中的地位》中指出,“陶德曼调停”是德国在远东对华和对日政策发生改变的一个转折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王同起在《陶德曼调停始末》中指出,德国之所以“调停”中日战争,是由于德国为了在远东达到利用日本防苏和遏制英国的目的(《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陈仁霞在《陶德曼调停新论》中,利用德国和中华的原始档案资料,翔实考证了“陶德曼调停”的全过程,从而论证中、德、日三角关系的角逐过程(《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夏忠敏在《试析德国在“陶德曼调停”中的亲日倾向》中指出,“陶德曼调停”是德国在远东由“中立政策”向亲日政策转换的重要标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雷国山在《关于“陶德曼调停”研究的几个遗留问题》中,从蒋介石拒绝日本“和谈”原因、日本加重“和谈”砝码和日本“新条件”出笼过程入手详细分析“陶德曼调停”过程变化特点(《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原文参考文献: [1]鹿島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约[M].東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 [2]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10(1). [3]松冈洋右.興亞の大業[A].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7号[Z].藏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馆. [4]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Z].荻窪会談覚書.東京:原書房,1978. [5]日本外務省.日独伊三国同盟条約締結要绿[A].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Z].東京:外務省,2005. [6]清水良三.日独伊ソ四国同盟構想の崩壊[J].国士館大学政経論叢(14卷),1971(6):42-43. [7]義井博.日独伊ソ四国協商構想の起源[J].西洋史学(90卷),1973(8). [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档案.日独伊三国同盟回顧(B04013490800)[A].日独伊三国同盟条约関係一件(三) B-0062[Z].外務大臣官房文書課,1953. [9][意]加莱阿佐·齐亚诺.齐亚诺日记1939-1943[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4-215. [10]豊田穣.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上)[M].東京:新潮社,1979:40. [11]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档案.リッペントロップ腹案,B02032959700[Z].東京:外務省外交史料馆,1941:176-177. [12]日本参谋本部.杉山メモ--大本營·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上)[M].東京:原書房,1967:5. [13]ボリス·スラウヴィンスキ一.考証日ソ中立条约--公開されたロシア外務省機密文書[M].東京:岩波書店,1996:115-116. [14]宋保军.“不虔诚的同盟”:16世纪法土同盟的建立及其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6.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