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潘兴明 参加讨论

其二,丘吉尔在冷战中的立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丘吉尔一贯坚持反对共产主义的立场,积极策动和支持对苏联阵营的冷战,他的那篇富尔顿“铁幕”讲演更是闻名遐迩。英帝国所属的殖民地是对抗苏联阵营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苏联、东欧国家公开支持各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一些殖民地的共产党组织也展开武装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压制殖民地自治和独立的要求,就有可能将它们推入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因此,在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压力下,丘吉尔采取了两大对策:一是坚决镇压共产党发动的游击活动,坚决消除威胁英国战略利益和白人移民利益的反抗行动;二是对有条件的殖民地的自治和独立要求予以批准,对殖民地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改善其经济、社会状况。在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讨论英美防务关系时,丘吉尔特地提到了东南亚的严峻局势,他提议:“当务之急是讨论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坚强的反共阵线的方法和途径。”(45)他的内阁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英国的战略政策的目标包括:“与英联邦和我们的盟国一道阻止共产主义的传播”和“在我们的殖民地和海外属土确保安全并建立稳定的统治”(46)。结果,英国殖民地独立后,除极个别外,均留在了英联邦内,无一加入苏联阵营。
    最后,丘吉尔将维持英美特殊关系视为英国对外关系的基石。二战后,美国仍然坚持反殖立场,艾森豪威尔、杜勒斯等人多次明确要求英国在非殖民化方面拿出具体行动来。尽管丘吉尔没有明确接受美方的建议和要求,但是他明白英国在中东、远东等地的防务中需要得到美国的支持与合作。因此,英国需要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一些姿态并采取某些行动,才能更好地与美国保持和发展关系。丘吉尔极为重视英美关系,他第二次出任首相之初便访问美国,当面向杜鲁门表达了发展两国关系的愿望:“我们必须共同前进,各自尽最大的努力,为我们两国的利益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大量的分歧,我们将安然抵达目的地,并运用我们巨大的力量,将和平和希望带给地球上苦苦挣扎的人类,并拯救他们。”(47)
    总之,尽管丘吉尔在主观上反对非殖民化,并运用各种手段延缓其进程,但他从英国的国家利益、冷战局势和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需要出发,在相当程度上顺应了非殖民化的潮流,实际上违心地成为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之一。而且,丘吉尔政府的非殖民化政策对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型的继续和完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 2010-04-07
    注释:
    ①“transition”、“transformatton”、“transform”等词条,见《韦氏大学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r) Dictionary],第11版,韦氏集团2003年版。载《大英百科全书2005年豪华版》(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5 Deluxe Edition),2005年光盘版。
    ②参见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温斯顿·丘吉尔:《莫里森议长选举》(Winston Churchill,“Election of Speaker Morrison”),1951年10月31日。载温斯顿·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著名演说集(1897~1963)》(Winston Churchill,Winston Churchill:His Complete Speeches 1897~1963)第8卷,纽约1974年版,第8287页。
    ④大卫·戈德威茨编:《英帝国终结文件集》(Davod Goldsworthy,ed.,British Documerits on the End of Empire)集一《保守党政府与帝国的终结(1951~1957)》(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51~1957)第1卷,伦敦1974年版,第4页。
    ⑤《利特尔顿致内阁》(Lyttelton to Cabinet),1951年12月21日,内阁文件第129/48号。载A.J.斯多科威尔编:《马来亚》(A.J.StockwelI,ed.,Malaya)第2卷,伦敦1995年版,第257页。
    ⑥《艾默里致多曼·史密斯》(Amery to Dorman-Smith),1943年4月15日,文件号:L/PO/9/6。载H.R.廷克编:《缅甸:争取独立的斗争(1944~1948)》(H.R.Tinker,ed.,Burma:The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1944~1948)第1卷,伦敦1983~1984年版,第13页。
    ⑦《科恩致劳埃德勋爵备忘录》(Minute by A.Cohen to Sir T.Lloyd),1951年10月31日,殖民部文件第537/6696号。
    ⑧《利特尔顿先生致丘吉尔先生备忘录》(Minute by Mr.Lyttelton to Mr.Churchill),1951年11月7日,殖民部文件第538/6696号。
    ⑨《首相备忘录》(Prime Ministerial Minute),1951年11月8日,殖民部文件第537/6696号。
    ⑩《巴特勒致内阁备忘录:“经济地位--分析与对策”》[Memorandum,‘The Economic Position:Analysis and Remedies’(C(51)1),Butler to Cabinet],1951年10月31日,内阁文件第129/48号。载大卫·戈德威茨编:《英帝国终结文件集》集一《保守党政府与帝国的终结(1951~1957)》第3卷,第358页。
    (11)《巴特勒致内阁备忘录:“经济政策”》[Memorandum,‘Economic Policy’(C(52)166),Butler to Cabinet],1952年5月17日,内阁文件第129/52号。
    (12)《麦克米伦致内阁备忘录:“经济政策”》[Memorandum,‘Economic Policy’(C(52)196),Macmillan to Cabinet],1952年6月17日,内阁文件第129/52号。
    (13)《麦克米伦致内阁备忘录:“中东石油”》[Note,‘Middle East Oil’(CF(55)152),Macmillan to Cabinet],1955年10月14日,内阁文件第129/53号。
    (14)《外交部备忘录》(FO Memorandum),1951年12月10日,外交部文件第953/1051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