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Yavanas(Yona)①是古代印度文献对希腊人的统称。Yavanas(Yona)即印度-希腊人。实际上,其内涵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先是指小亚的希腊殖民者Ionians,后来指移居于中亚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再后来指随着亚历山大侵入并定居于印度的希腊人,特别是指公元前2世纪初从巴克特里亚王国进入印度西北部的所谓“印度-希腊人”(Indo-Greeks)。虽然这些印度-希腊人在公元前后消失于印度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但Yavanas一词仍然在印度流行,只不过此后成了对西方外来民族的泛称。②关于Yavanas的研究,大概从1735年第一枚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国王欧克拉提德(Eucratides)的银币在印度发现以来就开始了。③经过西方和印度学者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关于Yavanas的关键问题学界都有了一定的结论,但几乎无一幸免于新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的挑战。④因此,笔者感到在相关的文献学、钱币学、碑铭学资料日益增多的今天,已经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对Yavanas的历史进行回顾和考察,以弄清印度人和这个从地中海而来的民族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两大文明是如何相知、相识,最后又是如何相互接受相互融合的。“希腊化”还是“印度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Yavanas”在印度的出现 这里所说的“Yavanas”的出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Yavanas”称谓的由来,二是指亚历山大征服之后希腊人的存在。 应该说,作为Yavanas的希腊人在印度的大规模出现始于亚历山大入侵之时。但在此之前,印度人对东地中海的希腊人并不十分陌生。这主要得益于波斯帝国的中介。从波斯居鲁士时代(前559-前530)开始,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以西)和小亚的希腊城邦都纳入了波斯帝国的版图。⑤印度人和希腊人尽管相距遥远,但相互之间不仅有信息的传闻,更有互临其地的偶然接触。⑥Yavanas一词实际上就是这种传闻和接触的产物。但也正由于印度西北部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才诱发了亚历山大的入侵,才会有Yavanas在印度辉煌而悲壮的传奇一幕。 Yavanas源于波斯语中的“Yauna”一词。此词首先出现于波斯国王大流士时期(前522-前486)的贝希斯顿三语铭文(刻于前519年)。他在历数其所征服和统治的23个地区时,提到了一个名为“Yauna”的波斯语地名,其对应的埃兰语和巴比伦-阿卡德语形式分别是“iyauna”和“ia-a-ma-nu”。⑦这一地名显然和古希腊语表示伊奥尼亚人(Ionians)⑧的’Iоυε(Iāones、Iāwones)或“Iωυε”以及表示伊奥尼亚(Ionia)的“Iωυια”等词有关。⑨根据托尔曼的解释,“Yauna”既可作为形容词指“伊奥尼亚人的”(“Ionian”),也可作为名词指“伊奥尼亚人”(“Ionians”)。作为名词时,单数是yauna,复数是yaunā。因此,“Yauna”本身就含有伊奥尼亚人的土地(the land of Ionians)之意。⑩由于印度西北部和小亚伊奥尼亚希腊人殖民地早在居鲁士时代就被波斯征服,“Yauna”的称谓很可能先于贝希斯顿铭文传到了印度。 “Yavanas”一词在印度文献的最早出现,是在古代梵语语法家帕尼尼(Panini)的语法书The Ashtadhyayi(《八章》)之中。帕尼尼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早于亚历山大征服印度之时,他是印度西北部历史名城塔克西拉(Taxila)附近的萨拉图刺(Salatura)人。他首次提到了Yavana的阴性形式Yavanānī(指“希腊女人”,“Greek woman”,或“希腊文字”,“Greek script”)。既然“Yauna”的最早传入只能在居鲁士或大流士在位期间,帕尼尼的生活年代也必然在此之时或之后,但肯定大大早于亚历山大征服印度之前。(11)此外,帕尼尼对希腊人的了解不仅仅通过传闻,或许还有实际的接触,因为他的家乡--印度西北部与小亚希腊人迁居地巴克特里亚(Bactria)(12)并不遥远。希腊钱币早就在波斯帝国的东部流行,雅典的猫头鹰式钱币和其他城邦的钱币在阿富汗已有发现。这一定是作为商人和移民的希腊人带来的。(13)帕尼尼甚至可能见到了所谓“剃发的”(the“shaven headed”)Yavanas,因为在印度人看来,这些Yavanas留着短发。(14)根据阿里安记载,亚历山大征服印度时,在科芬河和印度河之间曾遇到一个名叫奈萨(Nysa)的城市,此地山上长满常春藤,当地人自称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后裔,很久以前追随他来到此地。(15)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也暗示此前可能有希腊人小批次地进入过印度。(16)这些希腊人在印度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印度人对他们接触了解的机会。因此,我们有理由将帕尼尼生活的时代定于公元前6至前4世纪之间,他所说的Yavanas肯定是指在他之前或之时进入印度或移居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Sogdiana)的希腊人。由于小亚的伊奥尼亚人是印度人首先知晓的希腊人,所以源于波斯语的“Yauna”的梵语“Yavana”及其变种“Yona”就成了印度人对希腊人的统称。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侵入印度西北部,开启了希印两个民族相互认知的新阶段。对于一般印度人而言,Yavanas已不再是遥远的传闻,反而成了闯进门的不速之客。遗憾的是,当时的古代印度文献对这次征服没有任何记载和反映,我们只能依据西方古典文献来还原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在印度的活动。如同在帝国的其他地区,亚历山大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委托原来的印度地方首领(Porus和Taxiles)来管理新征服的地区,但在战略要地仍然部署军队驻守。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驻守印度的将领欧德谟斯(Eudemus)和佩松(Peithon)率军于公元前316年撤出,印度西北部归于新兴的印度孔雀王朝管辖之下。公元前305年塞琉古一世再次侵入印度,试图收回亚历山大帝国在印度的遗产,却未能如愿。但他得到了500头大象的回报,并使两个王朝联姻。(17)两国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塞琉古朝在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派有常驻使节。(18)孔雀王朝还设立一个国家部门,专管希腊人和波斯人的事务。(19)但驻军的撤出和占领权的放弃,并不意味着该地希腊人的完全退出。这些仍然留居印度的希腊人在孔雀王国第三任国王阿育王的(Asoka,约前270/269-前232年,或约前260-前218年在位)石刻诏令(20)中得到了证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