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Yavanas是梵语Yavana的复数形式。Yavana汉译佛经中一般为“耶婆那”、“耶盘那”、“耶槃那”等。Yavana的巴利语形式是Yona,佛经汉译为“臾那”。本文主要以古印度语境下的希腊人为研究对象,故沿用原文,一般统称Yavanas,引文中或特定情况下用Yona。 ②关于公元后的Yavanas,奥托·斯坦因断言,他们都已被印度社会所吸收,希腊人的殖民地不可能再存在。(Otto Stein,"Yavanas in Early Indian Inscriptions," Indian Culture,Ⅰ(1934-1935),p.356)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商榷,认为即使在公元之初,Yavanas一词也涵盖三种不同的外国人:希腊人、印度-希腊人、来自罗马东部的定居者。其中前两种人定居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和西部,后者殖民于印度半岛,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Himamshu P.Ray,"The Yavana Presence in Ancient India,"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vol 31,no.3,1988,pp.311-325)本文探讨的Yavanas 主要是指公元前活动于印度西北部的印度-希腊人。 ③此银币为四德拉克马,上有希腊语铭文:“BA∑IΛEΩ∑ METAΛOY EΥKPATIΔOY”(“伟大的国王欧克拉提德”)。 ④1738年,提奥菲罗斯·拜尔(Theophilus Bayer)出版了他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王国史》(Historia Regni Graecorum Bactriani,St.Petersburg:Academia Scientiarum)。此书利用文献资料和两枚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国王的钱币,给出了6位希腊人国王的名字,可以说开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研究之先河。此后,随着钱币、碑铭和其他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多,研究的兴趣也主要由古物收藏向利用考古资料进行历史研究过渡,研究对象也从整体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转向印度的希腊人。1912年罗林森的《巴克特里亚:一个被遗忘的帝国的历史》(H.G.Rawlinson,Bactria:The History of a Forgotten Empire,London:Probsthain & Co.,1912)仍然将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印度的活动视为巴克特里亚历史的一部分,但1938年塔恩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W.W.Tarn,The Greeks in the Bactria and Indi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8)则把两地的希腊人有意识地区别开来(当然这种区别早在1902年塔恩的《论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主义》["Notes on Hellenism in Bactria and India,"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vol.22,1902,pp.268-293]一文中就已经出现)。1957年纳拉因《印度-希腊人》(A.K.Narain,The Indo-Greeks,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57)的出版,标志着印度-希腊人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由于文献资料的严重缺乏,钱币、碑铭与其他历史遗迹罕有明确的年代记载,关于印度-希腊人的任何结论都难免受到质疑,其中关于印度-希腊人历史地位和归属的争论尤其引人注目。塔恩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1951年再版)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印度-希腊人的学术专著,搜集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文献和碑铭、钱币资料,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两个世纪以来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直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4年美国学者霍尔特(Flank Lee Holt)主编出版了此书的第三版(Chicago:Ares Publishers Inc.),对原作未作任何改动,但增加了“关于巴克特里亚研究的介绍”("Introduction to Ancient Bactrian Study")和“近期研究书目”("Bibliography of Recent Research"),为塔恩之后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了补充。纳拉因的《印度-希腊人》一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据与塔恩相似的资料,但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塔恩认为,包括印度-希腊人在内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历史应该是希腊化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王朝是堪与塞琉古、托勒密、安提柯(马其顿)、阿塔罗斯(帕加马)并列的希腊化王朝之一(A.K.Narain,The Indo-Greeks,p.xx)。纳拉因则认为“巴克特里亚不是第五个希腊化国家,遑论印度小小的Yavana王国了”。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只能是印度而非希腊化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希腊人来了,希腊人看见了,但印度人胜利了”(A.K.Narain,The Indo-Greeks,p.11)。由于塔恩当年逝世,这场论战缺乏对手的回应而成了一方的宣示。纳拉因2003年出版了《印度-希腊人》的修订扩充版(A.K.Narain,The Indo-Greeks:Revisited and Supplemented,New Delhi:B 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3)。1957年的正文原文收入,另外增加了他为1989年版《剑桥古代史》第8卷撰写的一章:《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The Greeks of Bactria and India"),以及他的一本专著《印度-希腊人国王的钱币类型(公元前256-前54年)》(The Coin Types of the Indo-Greek Kings,256-54BC)和9篇论文。本文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在这两位前辈的基础上起步的。 ⑤希罗多德:《历史》(Ⅰ.177-178;Ⅲ.94),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9、238页;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Indica,Ⅰ),李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60页。本文所引西方古典作家著作,除特别说明外,均出自Loeb古典丛书。有中文译本者,也与之进行核对,并标注丛书原作章节编码。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⑥希腊人斯库拉克斯(Scylax,约公元前510年)曾受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之命对印度河口进行了考察,此后大流士便征服了印度人;公元前480年薛西斯征伐希腊本土的大军中就有来自印度的士兵。希罗多德:《历史》(Ⅳ.44;Ⅶ.65),第282、494页。 ⑦H.C.Tolman,Ancient Persian Lexicon and Texts,New York,Cincinnati,Chicago,American Book Company,1908,pp.2,5,119参见A K.Narain,The Indo-Greeks,pp.165,168.纳拉因所引埃兰语与阿卡德语之名称构词有所不同,分别为:“ia-u-na”和“ia-ma-nu”。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