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经过一个白天的血战,解放军各军(除了3军)都在整顿,准备第二天继续攻坚血战,或构筑工事防备青马反袭。也难怪,此时的解放军从高层到基层都领教了马的顽强凶悍,行动的指导思想是谨慎,充分准备,稳扎稳打。如果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再下来就不好理解了。 3军是在晚上就得知青马败逃的,而且派部队打进去了,那么3军上报野司了没有?野司(老彭)知道后怎么想的?通报各军没有?安排各军立即攻击没有?要知道仅让3军部队沿黄河从西面插入是很危险的。衡宝战役时,135师孤军深入,林总发现后立即挥师全军压上,不然怎么得了。如果青马撤退有序,设置掩护阵地,3军部队即使不被包饺子,独自从一个方向向铁桥推进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于是乎,第二天早上,19兵团才"攻"上十里山马架山全部阵地,从东面进入兰州, 6军才"红旗插上皋兰山主峰",从南面进入兰州。其实,这些阵地哪里还有青马的影子。4军12师也这时才从华林坪压下,投入了配合3军从城西向城东攻击的战斗。总之,得知青马败逃后,除了3军,解放军迟钝的可以。 解放军的战史总结承认了这一点,"对敌撤逃估计不足,致使敌主力一部逃脱"。高层还认为,以后青海叛乱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兰州战役青马主力一部逃脱,特别是青马团以上军官几乎全部漏网。 16. 晚场明星登台 天佑解放军,晚上,3军作为明星登场了。3军原来做为总预备队的,在4军占领沈家岭后,准备26日攻狗娃山(25日4军对狗娃山有牵制性进攻)。25日晚10点,3军前线部队的几个侦察员摸上狗娃山侦察,此时狗娃山阵地已空无一人,继续深入,抓了一个敌军逃兵,一审,知道了敌人的动向,回来上报,团长当即派出一个营直插铁桥。从先头连的叙述看,该连大约11点出发,一路上漆黑一片,没见什么敌人(357师早跑了),在这个重要方向上青马连警戒掩护都没有,可见青马的确是气数已尽。直到铁桥时,才见车水马龙人员拥挤的敌人抢着过桥。该连立即开火,从而切断了敌人的退路。此时为26日0点。 本来,最初如果青马能组织起有序的反击,是能把桥头夺回的,关键是,此时的青马全乱了套,虽然也有一些青马官兵反攻想夺回桥头,但既无序,也无效。官兵在黑暗钟谁也找部找谁,谁也不会舍命攻击解放军,为他人做嫁衣裳,于是最后藏的藏,跑的跑。随着解放军援兵不断开来,滞留南岸的青马失去了最后的逃跑机会。 3军控制铁桥后,开始向西关攻击,26日早上,在今天繁华的张掖路上展开了激烈巷战。随着早上解放军各军从四面八方压下,被堵在南岸的青马或死或降,许多人跑到黄河边上想泅水过河,黄河兰州段水不深,但夏季水流端急,多泥沙旋涡,一般水性好的也不敢下去游水。青马官兵没法子,有的找快木版,有的靠马匹冒险涉水,靠马匹的有一部分度过去了,相当多的则被黄河卷走了。100师的一个团长(有的说两个团长都是)就是这么逃掉的。更多的则不甘在水中丧命,在河滩上缴械投降。26日中午,枪声停止,兰州战役结束。青马再次"跌停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