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战时期 可能很多网友认为,红军时期以后,青马与我军再次交手就到了解放战争了,其实不然,抗日战争时,青马与我军是打过仗的,而且仍然是青马占上风。怎么回事呢? 抗战时,边远省份的军阀都曾派出一些部队奔赴抗日前线,青马也派出了马彪的骑兵师。此骑兵师属于青马的核心部队,在征战青海藏区和打西路军时战功赫赫。东征后,马师被安排在汤恩伯集团内,驻军豫皖地区。印象中,该师对日作战表现不错,有斩获,至少没有吃过大亏。这支部队打新四军也不含糊。当1941年汤恩伯部与新四军彭雪枫四师为争夺豫皖地盘时,该旅充当了急先锋。 豫皖地区平原多,有利于骑兵作战河运动。对四师作战中,马师一般先用炮火猛轰,然后骑兵快速突击,给四师打击甚大,整个一个四师10旅被打残了(对手当然不只一个马师)。在汤恩伯重兵压迫下,最后四师不得不退出豫皖地区。彭雪枫后来花大力气组建骑兵团,就是在吃了青马骑兵的大亏后采取的措施。 大家如果看新四军战史,谈到四师在这时期的作战时,国军方面会出现一个番号"骑八师",这骑八师就是青马马彪师。 附带说一句,后来四师退到了苏北,三师黄克城为了帮助四师恢复战斗力,将自己战力完整的9旅同四师残破的10旅对调了建制,即9旅归四师,10旅归三师。后来这个10旅随黄克城去了东北,在解放战争中历练成为东野的头等主力师------2纵5师(今39军116师),这已经是后话了。对39军的描述是"自解放战争以后,从未打过败仗"。这是准确的描述,因为其前身部队在抗战时确实打过败仗,而且也算是败在了青马手下。 3)解放战争时期 在解放战争中,1947年4月,青马82军率领100师和骑8旅(即当年打彭雪枫的骑八师)和一些保安团驻防陇东地区同西野作战。合水一役由于青马的顽强,西野未达到围歼青马一部的战役目的。战斗中,西野攻城部队受到青马守城和增援部队的内外夹击,损失很大,青马占了不少便宜。不久,西野又与宁马作战,结果大获全胜,与青、宁二马作战反差极大。 1948年4月底,在宝鸡、西府战役中,青马配合胡宗南军与西野主力进行了一场大战。 宝鸡、西府战役典型的反映了彭德怀的指挥特征,出敌不意,勇猛,前期战果丰盛,但粗疏,各种情况考虑不周,往往虎头蛇尾。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就知道,西野主力自陕中西向插到宝鸡,很是冒险,打胡,马会坐山观虎斗实在是一相情愿。结果,不但胡军反应迅速,青马军也全军出动全力压过来,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打下宝鸡后,就算是4纵挡住了胡军,也摆脱不了战役的被动局面。只是由于青马不肯加大"投资",胡马也不能通力合作,协调不好,彭指挥亦有功底,反应迅速,进退腾挪有章法,才使主力摆脱胡马夹击回到陕中。此次战役西野损失很大,老彭自言是其一生"第三次大的败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