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惊人战力:几乎消灭红军全部西路军的“马家军”(9)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9. 酝酿兰州决战

在定西,西北长官公署召集会议(此时马步芳已经为西北长官),讨论方略,胡军有代表出席,最后决定按照马步芳的意见实行兰州决战方案。其实,无论在平凉还是在定西决战,都是毛泽东彭得怀求之不得的,这样战线短,供应充分,青马无坚可守,而在兰州决战,虽不如平凉定西,但只要青马敢决战就行,最让毛泽东彭得怀担心的是青马撤到黄河西岸北岸,特别是若退到青海草原上同解放军打游击周旋,虽然最终也能解决青马,但势必拖延甘青两省解放时日,且要大费周折。

青马若经过河西走廊退往新疆,也是让人头疼的事。届时,青马与新疆的主战派78军和原青马的骑5军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肯定不比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容易多少。不过,青马自己还幻想着在决战中击败共军,御敌于"境外",同时也视退往新疆为畏途,根本没想过这么干,只连连催促陶恃岳放骑5军回甘青。

关于青马决战兰州决定的形成,按后来彭铭鼎说法十分复杂。其中交错着各种矛盾(这里省了)。彭铭鼎说是他引诱青马决定决战兰州的。而我看,问题很简单,那就是,青马有没有决心放弃决战?按青马当时的心气,不可能。退一步说,青马放弃决战,有没有决心放弃正规战?更不可能。放弃决战而不放弃正规战,最终还是要决战。退到青海、河西、新疆?那些地方决战比在兰州决战有利?至少马继援很难这么想。毛泽东彭得怀害怕青马退到青海主要是害怕拖延时间,并不担心最终解决问题。青马却要考虑最终的根本出路。退到青海、河西、新疆,无论打正规战打游击战,青马比毛泽东彭得怀还觉得前途可怕。说来说去,在兰州决战是一个行之必然的事情。

其实,在定西会议上,82军参谋长马文鼎提出了不要在兰州与解放军决战的意见,他认为,坚守兰州,胜,限于兰州地形,反击无战果,败,背水只有一座兰州黄河铁桥作退路,弄不好有灭顶之灾,他提出,应将主力撤到黄河北岸,南岸兰州只做一下牵制消耗性的抵抗便放弃,主力在黄河北岸沿河机动,解放军在哪里渡河,就在哪里"半渡击"。应当说,马文鼎的方案最接近毛泽东彭得怀所担心的情形,或最容易向毛泽东彭得怀所担心的情形发展,虽然在漫长的黄河沿岸阻止优势兵力的解放军渡河不大可能,但青马可攻可守可退,与解放军周旋方式的选择空间相当大。

仍旧是马氏父子的狂妄,否定了这个最能延长青马寿命的方案,而"败无退路"也就被这位马参谋长言中了。

10. 兰州南山阵地和两军布阵

兰州位于四周环山的狭长的盆地上,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兰州地处南岸,城西有一座上一世纪造的铁桥联系北岸,此桥是当时数千离黄河唯一的桥梁,故军事价值很大。若控制兰州,兰州的南山是必守的阵地。南山自东向西依次为十里山,古城岭,窦家山,马架山,营盘岭(皋兰山南梁),沈家岭,狗娃山。其中沈家岭离铁桥最近,又与狗娃山一起扼守着两条南去的公路,被认为是"兰州锁钥"。十里山,古城岭、马架山,营盘岭还有抗战时期修的永久性工事。

虽然青马军官自己也认为兰州因为山势陡峭而易守难攻,但事情不那么简单。从宏观上讲,南山诸山从东到西是一字排开,但除了东部的十里山是对外呈横"一"字外,其余上面提到的诸山都是南北长、东西短的椭圆形山梁,而守住这些山梁,必须在上面构筑椭圆的环形阵地,不但战线数倍放大,而且一开打,前、左、右都可受到攻击。客观的说,兰州既不好攻,也不好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