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俄国和英国方面都表示,希望两国同时撤兵,当天,朝鲜国王李熙发布《罪己诏》:“当前朝鲜国内混乱的原因,完全是由于自身的不德和官吏渎职所造成的……”尽管如此,大鸟公使还是依照日本政府的既定方针,提出了朝鲜行政、司法、财政、兵制、教育改革纲领,要求朝鲜方面在规定期限内拿出改革具体意见。在此期间,日本保持了政治强硬立场。在他们的高压之下,朝鲜政府被迫任命三位重臣加入改革委员会,与日本共同商谈改革事宜。 7月2日,正在召开内阁会议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接到杉村从朝鲜发来的消息,进一步确认清朝出兵的事实。陆奥宗光后来在回忆录《蹇蹇录》里写道:“如果默视不顾,就将使中日两国在朝鲜已经不平衡的权力更为悬殊,我国今后对朝鲜的问题就只有听凭中国为所欲为了。”陆奥于是将杉村的信息告诉了阁员们,同时提出:“如果中国确有向朝鲜派遣军队的事实,不问其用任何名义,我国也必须向朝鲜派遣相当的军队,以备不测,并维持中日两国在朝鲜的均势。”会议后,伊藤博文进了皇宫,向日本天皇报告了会议内容。 7月5日,袁世凯再度致电北洋,详细报告朝鲜局势,“日兵万人分守汉城,四路各要害及我军由陆地前来(汉城)之路均置炮埋雷,每日由水路运弹丸、雷械甚多……似将有大兵续至”。再次向李鸿章请求撤使回国。但是清廷仍不放弃通过列强调停的幻想。7月7日,仍以圣旨形式拒绝了袁世凯的要求。 期待东亚国际关系安定的英国,一直对清日采取等距离外交的政策,期待维护东亚现状的稳定。英国方面给日本带回来的消息是:“清国政府希望日本政府提出新的改革提案,如果到7月20日为止仍不做出决定的话,清国将派遣12万清兵部队登陆仁川。”而日本仍然坚持先改革朝鲜内政,再谈撤兵。英国的调停宣告失败。 7月12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给大鸟下命令:“英国在北京之调停已告失败,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只要在不招致外间过分非难的范围内,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同一天,日本对外发出强硬通告:“清国拒绝日本的共同改革提案,无视英国政府周旋两国合意的好意,仍然坚持日本先撤军的立场。如此盛气凌人不听相劝,将来由此引起的任何事态,清国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由此,日本正式下定向朝鲜派兵的决心。 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次绝交书”,拒不撤兵,并反诬中国“有意滋事”,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负其责”。清朝方面,总理衙门向李鸿章转达了光绪帝的上谕,措辞也十分强硬:“若再顾虑不前……延误事机,定唯该大臣是问。”至此,已无谈判挽回可能。7月17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清国开战,并要求朝鲜废除与清朝的一切条约,促使清朝从朝鲜撤军,并限22日答复,逾期不复,日本即采取断然措施。 此时,袁世凯知道大局不可挽回。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在朝鲜12年,对其恨之入骨者也甚多,坐困危城的袁世凯开始焦虑不安,接连几天致电北洋,陈述困境,要求回国,但李鸿章对此都不置可否。几天后,唐绍仪也发电李鸿章,称袁世凯生了重病。李鸿章也许动了恻隐之心,终于调袁回国。袁世凯接到电报,如逢大赦,打点行装于7月18日乘船逃离汉城。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等到袁世凯离开汉城,使馆人员也人心惶惶。 7月20日,日本编成了以伊东祐亨为司令的联合舰队,战争的技术准备已经完成;同日,日本驻朝大使大鸟圭介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其“废华约、逐华兵”,限3日内答复。在日本的强压之下,朝鲜国王和政府别无选择,只得回复日方:朝鲜同意放弃清国属国论;与此同时,朝鲜被迫向清国驻朝鲜临时代办唐绍仪提出了清朝撤军要求。对这种情势,英国某报纸当日发表评论:“现日本代表者抓住朝鲜国王,强求内政改革,国王的性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事态状况,处在不得不遵照日本命令的悲剧中。” 此后几天,日本不断得到消息:清国派数艘运兵船向朝鲜运送作战兵力。日本认定清国政府无视日本的最后通牒,战争已不可避免。伊藤博文就朝鲜问题发表演说时称,清廷出兵朝鲜,“其实是要毁灭朝鲜的独立,使其完全成为属国,其间证据历历在目”。“帮助朝鲜独立自主”,这个冠冕堂皇一番说辞,当时很具迷惑性。所以,当时的国际舆论对清朝也不利。 7月23日凌晨,大鸟命令部署在王宫附近的混成旅团向王宫发起攻击,沿途发炮,直抵王宫,予以包围。朝鲜王宫卫队奋力抵抗日军的进攻,但很快便被从各城门进攻的日军打垮。凌晨6点左右,日军占领了朝鲜王宫。 在此之前,大鸟派人说动大院君李昰应,用他作为政变的傀儡,并利用开化党人为之呼应。所以日本军队进占朝鲜王宫后,将王室成员带到日本使馆,高宗李熙被囚禁,大院君李昰应则出任朝鲜国王摄政,组织政府。于是,在日军护卫下,大院君进入景福宫。一贯奉行锁国逐倭政策的大院君,摇身变成了日本的代言人。 7月25日,被日本控制的大院君宣布废除同清朝的条约,称“朝鲜为自主之国,不再朝贡”,并“委托”日本驱逐驻扎在牙山的清朝驻军,“自此朝鲜政令,事无巨细,皆入日人掌握”。 袁世凯回国后,向李鸿章汇报了朝鲜的紧迫情形。李鸿章意识到形势紧迫,而且军事布置很不利,于是紧急调度——可是天津电报局的电报生受日本间谍收买,将发兵日期泄露。7月23日,爱仁、飞鲸先后运兵抵牙山登陆。25日早上,日本多艘军舰集于牙山口外,拦劫中国兵船。7点50分,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和清国舰队遭遇,发生战斗。日本驻留朝鲜的混成旅团也开始向牙山进攻。 7月27日,被囚禁于日本使馆的朝鲜国王高宗李熙,压力之下,宣布朝鲜对清作战,要求日本将清朝军队驱逐出去。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清、日双方同时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从某种意义上讲,甲午之战的最大赢家是清朝与日本原本共同所惧怕的俄国。本来日本想通过联中护朝来抗俄,后又想通过战争独占朝鲜,结果却让俄国乘虚而入。甲午战争更刺激了俄国对东亚的侵入。俄国取代中国开始在朝鲜问题上与日本正面交锋,它凭借其一等强国的地位迫使朝鲜接受了一项秘密协定,即除了俄国对朝鲜国王实行保护,为朝鲜提供军事、财政援助以外,还约定在朝鲜发生重大国内骚乱和外国侵犯朝鲜独立时,俄国向朝鲜提供军事及其他援助。清朝退出朝鲜之后,俄国的势力在朝鲜朝野迅速渗透,由此又造成俄、日之间新的矛盾。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正式宣告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清朝势力退出朝鲜以后,闵妃失去靠山。当她看到俄国联合德国、法国压迫日本退还辽东给中国以后,认定俄国是阻止日本进一步侵略朝鲜的强大力量,便谋求接近俄国。1895年10月8日,日本浪人冲进王宫,刀刃闵妃,然后焚尸灭迹。闵妃死后,高宗成为日本人手中玩偶,朝鲜独立和主权一步步被日本侵夺。 1897年1月,高宗改朝鲜国号为“大韩帝国”,同时追谥闵妃为“明成皇后”。大韩帝国宫廷内部分裂出“亲日”和“亲俄”两个派别。日本人虽然建立了以大院君为首的政权,但对于大院君并不放心。认为“大院君75年来只知有中国,不知有其他,自顶至踵完全为‘顽固’二字所充满的老翁”,表面上“巧言令色向我们求媚”,暗中却“托在平壤之华将转达其心意于清廷”。大院君也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人,他虽被日本人推上台,但对日本也是阳奉阴违。后来日本新任驻朝公使井上馨得到大院君写给清军将领的一封信,以此作为他内通中国的证据把他赶下台。此后大院君永远离开了朝鲜的政治舞台。闵妃死后3年,1898年2月,她的政治对手大院君也在抑郁中死去,终年79岁。1907年,日本逼高宗退位。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朝鲜亡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