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代僧尼的德号 “德号”指由国家颁赐给僧尼的“××大德”之号。“大德”为梵文Bhadanta的意译,指有大德行者,用以对佛、菩萨或比丘中的长老的敬称,有时对高僧也泛用此称[6]537。按照《大宋僧史略》的记载,直至唐代宗大历年间才有正式的官补德号。金代继承了唐代以来的做法,授一些有名望的僧尼以大德之号。 从字数上看,目前已经发现的金代德号皆为两字,如宝严寺舍利塔石函的北侧斜刹铭文刻有“圆教大德”之号[2]239,山西长治出土的一具金代僧人石棺上刻有“崇仪大德”之号[2]252,《真定府龙兴寺大悲阁铜像宝阁记》的立石诸人中有“通悟大德”“英悟大德”,劝缘之人为“通辩大德”[2]259,天会年间西京大石窟寺主僧获赐“通慧大德”[7]83。至于金代是否有四字、六字德号,需要发现更多的史料之后才可断言。金代僧尼德号的意义与法号、师号稍有不同,除含有佛教所宣扬的慈悲、圆通等意之外,更多的是对受赐者本人人格品质、佛学修养、功德术业等的褒奖之意。 同师号一样,金代僧尼的德号是可以改赐的。根据僧尼在不同时期功业、修为的不同,他们会获得不同的德号,例如上京宝胜寺宝严大师,“至正隆三年(1158年),□□诸师保□本京临坛受□□大德。至定三年(1163年),敕赐紫衣诠圆大德。至定四年(1164年),荣迁本京都僧录判官,受传妙大德”[2]133。宝严大师在正隆三年至大定四年的短短的六年间,三受德号,可谓荣宠备至。不过,三次受赐德号的情况并不多见,从石刻史料的记载来看,多数僧尼终其一生只受赐过一次德号,偶尔有僧尼受赐过两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