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金代僧尼名号探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 王德朋 参加讨论

    四、僧尼赐紫
    赐紫是中国古代帝王对臣子的一种奖赏,奖赏的对象既包括官员也包括僧尼,奖赏的方式是允许臣子破格穿着紫衣。在中国古代,服色不仅仅用于蔽体和装饰,它还有明尊卑、辩官职、分贵贱的作用,故《后汉书·舆服志》云:“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8]3640正因为服饰具有政治上、伦理上的功能,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服色之制。唐宋时期,紫色作为众色之首对穿用者的品级更有特别要求。在唐代,武德四年(621)规定,“三品以上大科紬绫及罗,其色紫”[9]1952;贞观四年(630)规定,“三品已上服紫”[9]1952;上元元年(674)再次规定,“文武三品已上服紫”[9]1952-1953,紫色由此成为三品以上官员的专用服色。宋代对紫色的使用范围有所调整。开国之初,宋因唐制,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元丰元年(1078年)调整为四品以上方可服紫,服紫的范围虽有扩大,但严格服色制度以明上下尊卑的古意仍与唐朝一脉相承。宋代的服色之制曾经多次变化,详情参见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宋辽金夏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页。金朝虽为女真族所开创,但随着女真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其服色之制也逐渐健全。《大定官制》规定,“文资五品以上官服紫”[4]982,这条规定比之元丰元年北宋之制又有所放宽,但以服色明上下、示尊卑之意并未改变。
    从上述史料来看,自唐及金,紫色作为富贵的象征一直是高级官员的专用服色,因此,紫色本应与僧尼之衣无涉。实际上,佛教对僧尼服装的样式、颜色、面料及制作方法都有严格规定,其特征是以御寒为目的,以轻贱为标志,其本意在于通过穿着轻贱、破烂的“粪扫衣”来表示僧人割断贪欲,超越凡尘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世俗所崇尚的紫色恰恰是佛家忌讳之色,故《佛制比丘六物图》云:“轻纱紫染,体色俱非,佛判俗服,全乖道相,何善之有。”[10]但唐代以后,随着佛教势力与皇权统治之间关系的加深,封建帝王经常以赐紫来表示对某些僧尼的尊崇。唐代载初元年(690),僧人法明等人重译《大云经》,为武则天革命称周制造舆论,事后法明等九人“皆赐紫袈裟”[9]4742,是为僧人赐紫之始。此后,赐僧尼紫衣渐成习气,流风所及,亦涉金代。
    金代僧人服紫的资格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其一,僧官达到一定品级者可以服紫。金代建立了完整的僧尼管理机构,任职于其中的僧录、僧正等僧官达到一定品级时,“并服紫袈裟”[11]616,石刻史料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可信性,例如《特赐广济大师塔铭》的落款中间有“灵岩院特赐紫衣僧正子善”[2]129,《朔州广福寺新迁葬记》的立石人为“总持大德管内都僧正赐紫沙门惠彻”[2]248,泰和三年(1203)的一个经幢上刻有“本府都僧录三学律主赐紫沙门净慧大师”[2]142的字样,上述史料中的僧正、都僧正、都僧录皆为僧官,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获得了赐紫的殊荣。其二,非僧官者可以借由敕赐服紫,但前提是必须首先获得大师、大德之号。据《大金国志》记载,金代僧尼“所赐号曰大师,大德,并赐紫”,“有师号者赐紫,无者如常僧服”[11]616。不过,金代石刻中也有个别僧尼有师德号却无赐紫。例如,为上京宝胜寺宝严大师建塔诸僧中,有“门人临坛宣密大德讲经沙门□贞”[2]134,为上京释迦院宣微大师落葬的门人中,有“门人尼临坛五座崇业大德德显”[2]254。这两则史料中的僧人皆有大德之号而无赐紫之记,究竟是石刻失载还是《大金国志》所记不确,需要发现更多的史料之后才可以定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