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关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 瞿林东 参加讨论

    近年来关于当代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引起了一些学科研究者的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这关系到各学科基础理论的建设,关系到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向,也关系到各学科走向世界的路径。我对此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学术话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面貌及其走向,而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有内在的历史联系与新的创造,又有内在和外在的沟通与借鉴。准此,则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似亦应循着这一路径前行。”①本文拟在这一概括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学的实际作进一步阐述,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一、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我所理解的学术话语体系,离不开学术思想、研究理念与方法、范畴或概念的运用、关于研究对象的解释以及语言表述的风格和特点等。因此,所谓话语体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际操作和运用的问题。
    一种学术或一门学科,总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就历史学来说,从孔子在事、文、义中最重视“义”,②到章学诚以重视“史意”自况;③从梁启超强调进化论的重要性,认为“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④到李大钊指出“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⑤尽管时代不同,历史撰述的内容有很大变化,但史学家重视思想、理论的传统却贯穿古今。
    在历史观方面,20世纪以来百余年的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大的跨越,即从古代朴素的进化观点到近代进化论,再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发展起来,并在50年代后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因此,探索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从学术思想上看,不能不考虑唯物史观的地位和作用。换言之,应该考虑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思想和理论上探索自身的话语体系。面对这个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在反思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举例来说,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遭到种种质疑。然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进程是一个从低级不断走向高级、有规律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在发生变化,从而使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其七八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惨痛的教训。简言之,其成就在于使中国史学真正走上科学地阐述中国历史的道路,并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其教训则在于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在起步阶段难免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加之政治上“左”的影响,历史研究中的教条主义学风曾盛行一时,从而损害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常发展,并造成严重的后果。此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已经发生很大改变,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和生命力都进一步显示出来。这些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是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理论,与其相关的范畴和概念乃是中国史学当代话语体系的核心。关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学说阐述中国历史进程,史学家们因对所据史料的认识不同而有这样那样的分歧,当是学术研究中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不能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分期方法,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本身表示质疑。退而言之,如果在历史研究中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人们将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进程,怎样探索人们在社会中的种种复杂关系,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而怎样阐明人类历史的前途呢?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史学遵循唯物史观的指导,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能够对这些关乎历史研究的根本问题作出合理的回答,才在世界范围内表明它的真理性,受到许多历史研究者和学术工作者的信仰和追求。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之所以日益增长,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他又写道:“马克思认为,历史既是服从一定规律的自然过程,又是人类自己写作和上演的全人类的戏剧。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强调历史学家不仅应当记载按年代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且应当从理论上对这些事件进行解释,为此目的,就应当使用一整套成熟的概念。”⑥作者从马克思主义重视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进行研究,使历史学家认识到必须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促进人们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社会阶级结构的观点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对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极意义,唤起人们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兴趣以及对历史学理论的兴趣等五个方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重大意义。⑦笔者认为,这些阐述和概括是有根据的,故而也是有说服力的。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学史表明,中国史学选择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既是由中国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在世界历史背景的积极影响下,中国史学的正确选择。尽管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其七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基本方向是合理的和科学的,它所取得的成就,亦如巴勒克拉夫所概括的那样是前所未有的。惟其如此,应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新认识的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及其相关范畴,以构成中国史学当代话语体系的骨骼。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的新的进步和中国史学的新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展开表明,中国史学工作者能够遵循这样的理念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这就是: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自应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进一步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
    清人黄宗羲说过:“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中国史学来说,正是后者所遵循的“宗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