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会通思想与历史编纂(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史学月刊》2010年11期 瞿林东 参加讨论

    三
    在《通典》问世后的第283年,即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宋代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294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司马光的合作者刘恕、范祖禹、刘攽,皆极当世史家人才之选。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以示“周虽未灭,王制尽矣”,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以衔本朝国史,记述了其间1362年史事。其《目录》30卷,“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考异》30卷,“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28) 《目录》相当于大事编年,《考异》是说明文献取舍之故,与本书相辅而行。编年体史书,发端于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汉以后以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最为知名,是编年体皇朝史的佳作。《资治通鉴》的产生,是中国编年体史书长期发展的结果,清人章学诚说:“合纪传之互文,而编次总括乎荀、袁,司马光《资治通鉴》作焉。”(29) 这一概括来看,《资治通鉴》在历史编纂上一方面把两汉以来历代纪传体史书的内容综合起来,并使分散于纪、传中的同一史事得以按时间顺序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又总括了《汉纪》、《后汉纪》等编年体皇朝史的内容。《资治通鉴》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它所记千余年史事,连贯而丰富,无愧是中国史学上编年体史书的总结性成果。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约略兼及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代表性历史人物。全书以历代统治的盛衰得失为叙述的中心。这与杜佑《通典》以典章制度为叙述的中心有明显的不同。司马光自述本书的内容及主旨是,“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从而达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的目的。(30) 可见,司马光是把国家的盛衰、政治的得失、统治人物的政策和行为的善恶、生民的休戚等政治大事,作为《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兵力的强弱、用兵的韬略、战事的胜败,都与国家的盛衰相关,这也是《资治通鉴》着力记载的。对各个时期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它也有丰富的记述。《资治通鉴》对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和各阶层众多的历史人物等,都没有作为重点来记述。这固然是本书作者的旨趣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本书的体裁所决定的。清代史家王夫之在阐释“资”“治”“通”“鉴”的含义时,一方面强调《资治通鉴》重在讲“资治”,另一方面他对“治之所资”或“为治之资”的认识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不乏辩证认识的因素。在他看来,《资治通鉴》包含着“君道”、“臣谊”、“国是”、“民情”、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31) 读史者从史书中汲取的启示和教益,有时会超出作史者的初衷而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正是史学的魅力之一。
    《资治通鉴》的价值,突出地反映在它的思想价值、文献价值和对当时及后世历史撰述的影响等方面。《资治通鉴》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以极其丰富的历史事实证明:政治统治的存在、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对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换言之,《资治通鉴》证明了史学对于政治统治的极其重要性。这集中表现在司马光所说的“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这句话上。在中国史学史上,这种知古察今、以史为鉴的思想由来已久。《资治通鉴》在这方面之所以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影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事实,以及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谓“十六代”的漫长历史过程,而涉及的皇朝的兴衰得失则更多。在这一点上,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以往的任何一部史书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另一个原因是,司马光既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32)、又有一种强烈的以史学“资治”的撰述热情,所以在纷繁的史事中他“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写入本书,从而鲜明地反映出本书的社会目的。宋神宗赐以“资治通鉴”为名,正是恰当地道出了它的社会目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司马光把自己从而也把读者摆到各种各样的历史环境里去思考,去抉择,使历史和现实得以相互呼应起来。他说的“前世之兴衰”,这是史书上可以写得出来的;他说的“鉴”,有的可以写得出来,如“臣光曰”或援引前代史论,有的就无法写出来,而是通过读史的人去思考、去认识才能实现的。至于“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这基本上不是历史问题而是现实问题了;确切地说,这是通过认识历史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所谓“考”,所谓“嘉”、“矜”、“取”、“舍”,都是对作者和读者提出来的。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司马光的这种撰述思想和他在表述上的艺术性成就,使《资治通鉴》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资治通鉴》的价值,还在于它对当时和后世历史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补撰、改编、续作、注释、仿制、评论等等,诸家蜂起,蔚然大观,形成为《通鉴》之学。宋人刘恕的《通鉴外纪》、金履祥的《通鉴前编》、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史炤的《资治通鉴释文》、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各有特点,而“《通鉴》学”的发展,一直延续至近代。(33)
    《资治通鉴》初名《通志》,后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乃以此名传世。其后南宋史家郑樵则以所撰《通志》一书,在中国史学上建立了丰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