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历史研究》2014年3期 孙正军 参加讨论

    二、“飞蝗出境”模式的出现与应用
    和“猛虎渡河”模式一样,“飞蝗出境”也是中古史家构建地方良吏形象时习用的书写模式。在有些文献中,“飞蝗出境”常和“猛虎渡河”连用,被同时用于表彰地方良吏德政。如《元同墓志》:“圣上嘉焉,授兹斯郡,履政半期,风冠京野,故能使灾蝗靡入,猛虎出江,邑颂来甦,邻城改听。”(55)《于纂墓志》:“延昌元年,迁秀容太守。君绥民以恩惠流称,理物以平直是务,请谒不行,奸轨革心,劝课有途,氓隶仰德,化穆下邑,声衍上京。昔宗均去虎,鲁恭飞蝗,今古虽殊,厥绩一焉。”(56)《李世举墓志》:“齐武平二年,任新兴郡守,遂使飞蝗出境,猛兽浮河,乌宿时厅,民加厚慕。”(57)在上述墓志中,“飞蝗出境”均与“猛虎渡河”并举,以直叙或用典的方式叙述志主德政。值得注意的是,在《于纂墓志》中,撰者还明确指出“飞蝗出境”典出东汉鲁恭,事实上在时人其他一些表述中,鲁恭并不是飞蝗出境的唯一典故。刘宋文帝元嘉三年(426)秋旱蝗,范泰上表,“臣闻桑谷时亡,无假斤斧,楚昭仁爱,不禜自瘳,卓茂去无知之虫,宋均囚有异之虎,蝗生有由,非所宜杀”,(58)以卓茂飞蝗与宋均囚虎相对;又北魏高祜答孝文帝语,也把“飞蝗出境”的典故追溯到两汉之际的卓茂。(59)后人对“飞蝗出境”典故的不同溯源,似乎表明东汉时代因地方良吏推行德政导致“飞蝗出境”的记载可能已较普遍。
    关于卓茂、鲁恭“飞蝗出境”的事迹,《后汉书》有详细记载,兹引如下。
    (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60)
    (太尉赵)憙复举(鲁)恭直言,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61)
    比较可以发现,卓茂例子中的祸首确实是蝗虫,而在鲁恭的例子中,伤害郡国禾稼的却是螟。尽管在古史文献中,蝗有“螽”、“阜螽”、“斯螽”、“螽斯”、“蟓”、“蝮蜪”、“蝻”等多种称呼,(62)但“蝗”、“螟”毕竟不同,《汉书·五行志》中“蝗”与“螟”即是两种不同的虫灾。(63)要之,“飞蝗出境”模式的始作俑者应是卓茂,后人大约因“蝗”、“螟”都是食禾稼之害虫,而把两者混为一谈了。
    虽然蝗虫可能早在殷墟卜辞中即已见载,(64)但和“猛虎”与“暴政”相连由来已久不同,蝗虫与暴政似乎迟至战国后期才建立联系。(65)《吕氏春秋》云:
    乱国之妖,有螟集其地,其音凶凶。(66)
    尽管《吕氏春秋》此句语焉不详,但仍可看出其大义是说国有乱政则螟生。考虑到古人有时螟、蝗不分,推测这时蝗虫也已与暴政建立联系,恐怕不算无稽。又陆贾《新语·明诫》:
    故世衰道失,非天之所为也,乃君国者有以取之也。恶政生恶气,恶气生灾异。螟虫之类,随气而生;虹蜺之属,因政而见。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变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螟虫生于野。(67)
    和《吕氏春秋》一样,《新语》此处使用的也是“螟虫”。据此可知,生活于汉初高、文之世的陆贾已经极为肯定地把螟虫出现归因于暴恶之政。
    及至稍晚的《洪范五行传》,则可见到把蝗虫之属“螽”的产生归因于暴政的文字。《艺文类聚·灾异部》“蝗”条引云:
    春秋之螽者,虫灾也,以刑罚暴虐,贪叨无厌,兴师动众,虫为害矣。雨螽于宋,是时宋公暴虐刑重,赋敛无已,故应是而雨螽。(68)
    按《洪范五行传》著者,学界尚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同为汉武帝时《尚书》学大师夏侯始昌所撰,(69)若此,则至迟至汉武帝时,作为蝗虫别称的“螽”已与暴政直接建立联系。
    至于在文字上明确把蝗虫与暴政相联系的叙述则可见稍晚的京房。《续汉书·五行志三》“蝗”条记蔡邕答灵帝光和元年(178)诏策:
    臣闻《易传》曰:“大作不时,天降灾,厥咎蝗虫来。”《河图秘徵篇》曰:“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必杀,主蝗虫。”蝗虫,贪苛之所致也。(70)
    《河图秘徵图》属纬书,成书年代不明,而《易传》即京房所撰。(71)在另一处,京房又说,“天生万物百谷,以给民用。天地之性人为贵。今蝗虫四起,此为国多邪人,朝无忠臣,虫与民争食,居位食禄如虫矣。”(72)可见至迟到京房生活的宣、元时代,蝗虫与暴政相联系已确凿无疑。
    及至东汉,蝗虫作为暴政天谴的意识更为普遍。《后汉书·和帝纪》载和帝永元八年(96年)洛阳发生蝗灾,帝下诏曰:
    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矜,思弭忧衅。昔楚严无灾而惧,成王出郊而反风。将何以匡朕不逮,以塞灾变?百僚师尹勉修厥职,刺史、二千石详刑辟,理冤虐,恤鳏寡,矜孤弱,思惟致灾兴蝗之咎。(73)
    如果此一诏书确为东汉原始文献的话,可见在和帝或其顾问智囊团的认识中,蝗灾也与失政相应,解决之道就是要施行“详刑辟,理冤虐,恤鳏寡,矜孤弱”等一系列德政。其后安帝时发生蝗灾,安帝也下诏自承统理失中。(74)及至灵帝时蔡邕上封事,则说得更明白,“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贪利伤民,则蝗虫损稼”,(75)以蝗灾与虎暴并举,作为苛政、暴政的两个典型。
    东汉文献中还有许多把蝗虫与暴政相联系的论述,限于篇幅,兹不赘举。总体而言,犹如“老虎=暴政”在当时是一个士人所习知的常识一样,“蝗虫=暴政”也应为时人所熟知。(76)在这样的认知氛围中,“良吏—德政—飞蝗出境”叙述模式的出现也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了。
    庆幸的是,与“猛虎渡河”模式在成书于东汉时代的史籍中基本找不到踪迹不同,“飞蝗出境”模式则保留下不少记载。前引卓茂、鲁恭两例,《东观汉记》均有记载,此外《东观汉记》还记载马棱、赵憙、宋均、喜夷等地方良吏也曾引发飞蝗出境,其文如下:
    马棱,字伯威,为广陵太守,郡界常有蝗虫伤谷,谷价贵。棱有威德,奏罢盐官,振贫羸,薄赋税,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卓茂,字子康,南阳人。迁密令,视民如子,口无恶言,吏民亲爱而不忍欺之。……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按行,见乃服焉。
    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雛”。亲嘿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扰贤者。”具以状白安。
    赵憙,字伯阳,为平原太守,后青州大蝗,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宋均为九江太守,建武中,山阳、楚郡多蝗蜚,南到九江,辄东西别去,由是名称。
    喜夷为寿阳令,蝗入辄死。(77)
    可以看到,在卓茂、鲁恭、马棱等人的例子中,均明确说德政的施行是引发飞蝗出境的直接原因,马棱例子中还详细列举德政的具体措施,至于赵憙、宋均、喜夷三例,虽未明说飞蝗不入境或入境辄死的原因,但其中所暗含的与德政之关系也不言而喻。
    上举诸例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卓茂、鲁恭两例中安排了事后核查的过程,学者认为,史家如此书写,或是为了放大二人良吏形象,并强化记载之真实性。(78)该认识固然推测成分较大,但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无论如何,这类加入核查过程的叙述模式成为“飞蝗出境”模式的重要类型之一,并影响到后世该模式的使用。二是在卓茂、鲁恭、宋均三例中,蝗螟的表现是不入界,而在其他三例中,有两例蝗虫入境辄死,另一例蝗虫入海化为鱼虾,三者均可以视为“飞蝗出境”模式之变体。蝗虫入境辄死不难理解,蝗虫入海化为鱼虾则涉及古人对蝗虫生态的认识,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古人有一种看法认为,蝗虫为虾所变,入水后复变为虾。(79)这一说法流传很广,今天民间蝗虫仍有“旱虾”之说。大约基于此,马棱例中才说“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除《东观汉记》外,成书更早的《论衡·感虚篇》也记载:“世称:南阳卓公为缑氏令,蝗不入界,盖以贤明至诚,灾虫不入其县也。”(80)尽管王充仍是以批判的角度叙述此事,但卓茂“飞蝗出境”至少在东汉前期已为人所知,却也因此再次得到确认。
    无论如何,以《东观汉记》为代表的东汉文献确立了较之“猛虎渡河”更为多样的“飞蝗出境”模式,这一多样模式也在不久之后成为史家构建、塑造良吏形象时的典故资源之一。
    和“猛虎渡河”模式在后世的际遇类似,“飞蝗出境”模式在魏晋以下史籍中也呈现出照搬型和变体型之分。
    1.照搬型
    (戴封)迁西华令。时汝、颍有蝗灾,独不入西华界。时督邮行县,蝗忽大至。督邮其日即去,蝗亦顿除,一境奇之。(81)
    [郑弘字巨君,为驺令],勤行德化……永平十五年,蝗起泰山,流被郡国,过驺界不集。郡因以状闻,诏书以为不然,遣使案行,如言。(82)
    [谢夷吾为寿张令]……永平十五年,蝗发泰山,流徙郡国,荐食五谷,[野无生草,]过寿张界,飞逝不集。(83)
    许季长为湖令,州郡皆被蝗灾,过湖县,飞去不入。(84)
    (王)况字文伯……为陈留太守。性聪敏,善行德教。永平十五年,蝗虫起泰山,弥衍兖、豫,过陈留界,飞逝不集,五谷独丰。(85)
    吴郡徐栩,为小黄令。时陈留遭蝗,过小黄,飞逝不集。刺史行部,责栩不治,栩弃官,蝗应声而至。刺史谢,令还寺舍,蝗即皆去。(86)
    (刘)虞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87)
    黄豪,交趾人,除外黄令。……当时邻县蝗虫为灾,而独外黄无有,岁皆丰熟,民先流移者,悉归附之。(88)
    任防,蜀郡成都人。父修,字伯庆,为固始侯相,天下大蝗,独不入界。(89)
    杨琳为茂陵令,比县连岁蝗灾,曲折不入茂陵。(90)
    公沙穆为鲁相,时有蝗灾,穆躬露坐界上,蝗积疆畔,不为害。(91)
    (天保)九年,(羊烈)除阳平太守,治有能名。是时,频有灾蝗,犬牙不入阳平境,敕书褒美焉。(92)
    六月,(李绅)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节度、宋亳汴颍观察等使。(开成)二年,夏秋旱,大蝗,独不入汴、宋之境,诏书褒美。(93)
    (王方翼)再迁肃州刺史。……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重茧走方翼治下。(94)
    不难发现,“飞蝗出境”模式的两个基本元素——良吏德政和蝗不入界在上述诸例中均完整呈现,且多数例子都明确把飞蝗不入界归因于传主的德政。
    当然,后世史家在照搬这类模式的同时有时也会添入些新元素,以使之更为形象、可信。如戴封例,戏剧性地加入“督邮”这一角色,以反衬戴封德政之美。徐栩例也类似,以刺史的无理干涉凸显徐栩化及蝗虫。又如公沙穆的例子,强调其“躬露坐界上”,从而阻止了蝗虫入侵。这一元素的加入,可能与长期盛行的巫禳退蝗的认识相关。(95)
    此外,前文所说事后核查的过程,在上述诸例中也有体现。如郑弘例,当郡向上汇报后,皇帝不信遣使核查,结果如言。这与前揭卓茂、鲁恭的例子如出一辙,只是怀疑者由郡守变成了皇帝。又如羊烈、李绅二例,虽然没有事后核查,但皇帝诏敕褒美的加入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记述之可信性。不难想见,这些元素的出现,不排除乃是史家有意添入,以强化记述之生动、真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东观汉记》所见“飞蝗出境”诸模式中的“入海化为鱼虾”和“入界辄死”两个模式在上述诸例中无一体现,这似乎表明这两个叙述模式在后世较少得到继承。揆其原因,或许与前揭“猛虎渡河”模式的变体Ⅲ型较少类似。史家的这种选择,反映出史家个人在面对作为传统的典故资源时,是有选择的。
    2.变体型
    (萧脩)徙为梁、秦二州刺史。在汉中七年,移风改俗,人号慈父。长史范洪胄有田一顷,将秋遇蝗,倚躬至田所,深自咎责。功曹史琅邪王廉劝倚捕之,脩曰:“此由刺史无德所致,捕之何补。”言卒,忽有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间,食虫遂尽而去,莫知何鸟。适有台使见之,具言于帝,玺书劳问,手诏曰:“犬牙不入,无以过也。”州人表请立碑颂德。(96)
    蝗灾发生后,飞鸟食尽,“飞蝗出境”模式的这一变体与前揭“猛虎渡河”模式变体Ⅲ型张华原例中猛虎为六駮所食颇为类似。不过,这一叙述未必与之相关,而更可能是建立在时人对蝗虫生态认识的基础之上。如学者所论,大约从南北朝隋唐时代开始,有些鸟为蝗虫天敌的知识为人们所了解。(97)大约正是基于此,史家才会改原模式为现状,由此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飞蝗出境”模式的具体表现。
    大体而言,蝗虫为飞鸟所食的书写模式在中古史籍中并不多见,然而在宋代以降的文献中,却变得尤其丰富。如《辽史》载萧文“寿隆末,知易州,兼西南面安抚使。……属县又蝗,议捕除之,文曰:‘蝗,天灾,捕之何益!’但反躬自责,蝗尽飞去。遗者亦不食苗,散在草莽,为乌鹊所食”;(98)《元史》记刘天孚“再知许州,所至有治绩。……岁大旱,天孚祷即雨。野有蝗。天孚令民出捕,俄群乌来,啄蝗为尽”。(99)这些记载均显示出“飞蝗出境”的这一书写模式在中古以后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通过以上中古史籍中“飞蝗出境”模式及其变体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与“猛虎渡河”模式诸变体成为应用主流不同,“飞蝗出境”模式中,照搬型则占据大部分。不过,虽然“飞蝗出境”模式没有像“猛虎渡河”模式那样衍生出诸多变体,但这并不影响其在构建、形塑地方良吏时的重要性。如学者所论,在墓志文献中,作为一种修饰、美化地方长吏的政治修辞,“飞蝗出境”模式与“猛虎渡河”模式相比毫不逊色。(100)
    同“猛虎渡河”模式一样,“飞蝗出境”模式在中古史籍中有时也用作宣扬个人德行。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褒崇孝义,如《陈留耆旧传》:“(高慎)子式,至孝,常尽力供养。永初中,螟蝗为害,独不食式麦,圉令周强以表州郡。”(101)又如《南史·裴邃传附子之礼传》:“(裴)之礼字子义,美容仪,能言玄理。为西豫州刺史。母忧居丧,唯食麦饭。……大同初,都下旱蝗,四篱门外桐柏凋尽,唯邃墓犬牙不入,当时异之。”(102)高式因尽力供养父亲·蝗虫不食其麦;裴之礼则因孝行阻止了蝗虫对父墓的毁坏。毋庸赘言,在上述记载中,“飞蝗出境”模式及其变体均成为彰显高式等人孝行的符号,成功地构建了他们孝子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