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千年的制图实践,中国绘景地图的绘制也有了一些固定的程式。比如受山水画“金碧山水”的影响,地图上山川的着色在唐代就规定为“粉散百川,黛凝群山”,“黄为川,红为路,青为山”。清代有位官员在描述奏折中地图所用的彩色符号说:“塘内用深绿,中泓用深蓝,阴沙用水墨,各色绘图分明。” 7在中国的标识绘景地图中,山脉皆以写景绘法,重要城堡绘有方城和敌楼图案,边堡以带望台的方框表示,海洋、大小水域则绘以闭合曲线或传统的鱼鳞纹水波图案。 绘景地图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长,下限一直延续到1911年,要比在西方盛行的时间长得多。偏于图画风格的绘景地图直到晚清光绪年间仍很流行,这里以两幅光绪年间的地图为例。一是《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图》,全图东起山海关,西至遵化县沙坡峪,为光绪朝户部主事崔汝立所绘。采用的是传统山水画法,形象地绘出了长城沿燕山山脉蜿蜒起伏的雄伟形势,在有河流穿过的地方即成为长城线上的大小关口。图中对长城沿线各险要之处皆贴红签注明,并绘出其中守军驻防之城及部分防御设施。图示是这幅长图中的山海关,图上山势险要,城关巍峨,何处险夷,一目了然,既是军事防御的重要依据,也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另一幅是张云轩1886年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说起这幅地图还有个故事:2004年3月,重庆市市长会见一美国商会代表团。代表团中一位先生说,他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办公室看见一幅绘制十分精美的重庆古地图。这件事引起了市长的重视,他责成重庆有关部门去了解、查访。后经多方查找、协商,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在2005年4月将这幅古地图的复制品送给了重庆市。 这是幅绘景地图,描绘得非常精细,主要展现了重庆府城与沿江两岸的城市风貌。图中对重庆城重要的建筑、庙宇、街道、会馆都做了标注,所绘山水舟楫、街市楼门皆随类赋彩,用笔潇洒自如,布局张弛有度,繁而不赘,简而不陋。 在地图的右下角还有张云轩的友人封万滨写的题记:“渝乃蜀东要地,形如龟而活泼,颈似鹅以高扬,四面水围,九门壁峭。自神禹疏治以来迄今,其形如昨。盛迹古而志载人烟密而善多,十二景古峭成奇,七里余宽宏屈起,虽昔有仿古陈图,不过描其大概。如云轩久居斯土,少好学,喜画喜游,常乐志于山水间。每遇名区辄能作绘,数年来其心静,其志专,其画愈善。曾绘渝州全图,大街曲巷,无不愈备。”可见张云轩是靠步测目击来绘制地图的,采用的是山水、楼宇画法,其精度不一定很高,但对城中的街道绘制精细,地名标注详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实际上该图亦有蓝本,先前巴县知事国璋曾召集“画工”,“周历郡治”,绘制过同名的地图,但该图则后来居上。近年来,重庆市恢复了不少历史景观,制作了一些旧貌沙盘,不少就是依据它而作的。 就绘景地图而言,除了上文提及的其反映社会观念、时代特征的功用外,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