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曹南屏曾认为:“对于图像本身的解读在中国研究界还所见无多,更多是属于图像资料提供的历史‘细节’”,进而提出图像证史研究应该向从补史料、增可读向解读图像背景“转向”。(34)其方向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可以不用“转向”这个词可能更好。因为补史料、增可读与解读背景应该是并行的逻辑关系,解读图像背景并不能代替利用图像来证明历史。研读图像背景是为了更好的补史料、增可读,而补史料、增可读的实践则为解读背景提供更多样本范例支持,它们应该是史学研究中历史文献学与其他研究分支的关系。所以,应该用“并行”,而不是“转向”的话语。不然,会给人一种非此即彼的感觉。我们认为分析研究这些图像背后包含着的背景本身就是复原历史的第一步,这门学问在文字世界中称“历史文献学”,而在图像世界中称为“图像史料学”。我们期待着这门学问构建的完善。 注释: ①[英]彼德·伯克(Peter·BurKe):《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②行龙:《图像历史: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杨念群《新史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7年,第217-218页。 ③曹南屏:《图像的“文化转向”——新文化史视域中的图像研究》,见复旦大学历史系:《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25页。 ④黄克武主编:《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⑤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⑦黄直卿:《遂初堂记》,《古今事类聚后集》卷9。 ⑧魏了翁:《鹤山集》卷85《赵谟阁学士特赐光禄大夫倪公墓铭 ⑨陈仲丹:《图像证史功用浅议》,《历史教学》2013年第1期。 ⑩《张允随奏稿》卷上,《云南史料丛刊》第8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29页。 (11)蓝勇、金兰中:《清乾隆“金沙江图”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 (12)蓝勇:《近两千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雪峰等:《关于历史学科影像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第1期。 (14)唐晨光:《影视史学——历史学家如何透过影像来研究和考证历史》,《电影评介》2011年第3期。 (15)于庆详:《图像史学:历史研究的新视点》,中华文史网:http://www.qinghistory.cn/qszx/jgzz/tlz/2009-11-12/4325.shtml。 (16)卫奕:《影像档案与历史研究》,《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增刊,第86-89页。 (17)[英]彼德·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18)(19)(21)[英]彼德·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7、13、3页。 (20)沈敏华:《历史教学中的图像史料及其运用》,《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22)陈仲丹:《图像证史功用议》,《历史教学》2013年第1期。 (23)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引约翰·巴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24)张弦星:《作为地图的山水画——六朝至唐朝图画的思考》,《新美术》1988年第3-4期。 (25)蓝勇:《近两千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6)印开蒲:《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27)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8)[英]彼德·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29)(30)(31)(32)[英]彼德·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3、269、8、189页。 (33)陈支平、夏晓虹:《图像晚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34)曹南屏:《图像的“文化转向”——新文化史视域中的图像研究》,见复旦大学历史系《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3-34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