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明清以来,人多地少的宝庆府成为两湖向外移民的重镇,除移居因战乱而人口大减的四川等地外,新兴的工商城市也是宝庆移民迁徙地,因此,在长沙、汉口、南京、上海等地都形成了宝庆人聚居的地理空间,其中汉口宝庆码头最具代表性。自晚清倚仗湘籍官员的支持,宝庆人占领汉口宝庆码头之后,大量宝庆籍人口移居汉口,从事城市社会底层职业如码头工人等。他们聚居生息繁衍于此,对于他们来说,文化飞地“宝庆码头”这个特殊的夹缝空间使他们将“面对面社会”扩展成了“想象的共同体”[42]。通过共同的道教信仰和道教仪式,他们激活了被遗忘的集体记忆,共享了因移居和迁徙而疏远的社团情感,重建或凝聚了因居住在异域他乡的生存压力而被疏离了的社会关系[3]。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斋醮仪式与地方社群的习俗生活长久以来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正如台湾学者李丰楙所言:“无论是拔度性质的斋法、抑或是吉庆性质的醮法,都已和常民生活联结为一体,真正成为生活习俗中的一部份。”[44]462~465在明清至近代移民社区发展进程中,在社区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传统宗教与信仰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附注]本文在调研及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美国罗格斯大学刘迅教授的诸多指导,特此致谢。 注释: ①理论上和政策上对移民的界定有很多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究竟是用“永久性定居”,还是用“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来界定移民的概念。对中国古代移民,笔者赞同葛剑雄先生对“移民”所做的界定:即“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留了一定时间的移动人口”。见葛剑雄著《中国移民史·发凡》,载《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②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是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上流行起来的,最早源于法国,由雷纳尔提出,后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体有可能中断全面参与社会的方式,这一概念所关注的是一系列阻止个体或群体拥有对大多数人开放的机会的广泛因素。城市新移民在城市社区融入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三方面常常存在困境。见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绘于1818年(嘉庆《汉阳县志》)的江汉会合处的图画上,汉口被画成好像只是一条沙带。 ④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在湖北的乡村,人们对湖南、江西来的排客,有一种神秘印象,流传着当地一些道士与排客斗法的故事,如阳新的《宋家山》,见阳新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阳新县文化馆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阳新县民间故事集》(内部出版,1988年)等就是典型一例。人们认为在放排过程中,形成一种宗教教派,即“排教”。《辞海》解释道:“排教一作‘簰教’,道教正一道的一个流派,起源于古代湘江、赣江中运驶木排者以符箓为人治病除妖,以后形成教派,流行于湖南、江西等沿江地区。”见刘守华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10页。 ⑤罗尚金口述,2008年6月8日上午,湖北武汉汉口硚口区上岛咖啡,采访者:刘迅、梅莉。罗尚金(1964- )为武汉市道教协会登记在册的正一道士,新化籍,汉口人,文化程度较高(大专文凭),硚口区政协委员,1979年学道,师父是罗光万,1988年在湖南新化奏职。 ⑥在如今的宝庆码头社区,昔日宝庆公坪已被林立的住房所代替。正一道士曾梦熊口述,2008年6月21日上午9-12点,湖北武汉汉口宝庆正街九号曾梦熊家中,采访者刘迅、梅莉。曾梦熊(1944- ),系湖南新化县玉虚宫法脉传人第31代,与新化著名道士陈德美为表兄弟。自幼随祖父学道,解放后来汉口,后在赤壁市从事泥瓦匠,1992年回宝庆码头从事道教活动,参蔡东生为师,现为武汉市正一道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⑦曾梦熊口述,2008年6月21日上午9-12点,湖北武汉汉口宝庆正街九号曾梦熊家中,采访者刘迅、梅莉。 ⑧解放以后宝庆社区人口统计数字及籍贯证明此点。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宝庆街办事处《武汉市硚口区宝庆街一九六四年 本街居民群干综合统计表、骨干人员花名册、社教受教育统计表》(1964),武汉硚口区档案馆藏。 ⑨汉口灾情详见民国《夏口县志》卷20《祥异志》、民国《汉口小志·轶闻志》、范锴《汉口丛谈》卷1、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卷1及《再续汉口丛谈》卷1。 ⑩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今。稍有变化的就是由于汉口城区硕果仅存的正一道士不多,宝庆社区新化籍道士们还会应武汉周边居民的需要举行相关法事,如果事主是非湖南籍,应他们的要求,道士们的唱腔也改为汉腔。正一道士罗尚金口述,2008年6月8日上午,湖北武汉硚口区武胜路上岛咖啡,采访者:刘迅、梅莉。 (11)相关资料由厦门大学王日根教授提供,谨致谢意。参见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县文化局编《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12)曾梦熊口述:2008年6月21日星期日9:00-12:00,汉口宝庆正街九号6楼曾梦熊家,采访者:刘迅、梅莉。 【参考文献】 [1]韩全勇.社区究竟是个什么概念[J]社区,2004,(4). [2]包晓霞.“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移民的社区意识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7,(6). [3]张德明.文化飞地的空间表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 [4]刘献廷.广阳杂记: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57. [5]周亚荣,等.武汉指南:第二编[M].武汉:广益书局,1933. [6]王柏心.续辑汉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第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7]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一[M]//徐明庭,张颖,杜宏英.湖北竹枝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8]彭雨新,江溶.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会的发展及其积极意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4). [9]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1]武汉市码头工作委员会.武汉码改资料汇编:一[G].武汉:[出版者不详],1950. [12]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3]山田贤.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M].曲建文,译.卿学民,刘景文,审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4]郭莹.晚清汉口城市控制系统的演迁[J].江汉论坛,1994,(1). [15]李树.汉口宝庆码头和宝庆会馆[J].武汉文史资料,1984,(1). [16]王日根.中国会馆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7]新学会社.汉口市街全图[M]//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8]武昌亚新地学社.新汉口市实测详图汉口市街道详图[M]//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9]武汉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汉口码头问题初步调查[C].武汉:武汉市档案馆藏,1949. [20]武汉市硚口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硚口区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2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2]晏晓榕.新化武术源流综述[M]//新化文史:第一辑.娄底:政协新化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 [23]游标新,刘智勇,梁中东.梅山武功及其宗教信仰初探[M]//陈子艾,华澜.湘中宗教与乡土社会调查报告集.2006. [24]宁宜.汉魏南北朝湖南道教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5]张泽洪.古代少数民族与道教[J].中国道教,1990,(1). [26]胡能改.一个具有顽强生存意义的瑶族是为何远离梅山的[M]//梅山文萃:第二卷.娄底:新化文化局,2001. [27]倪彩霞.族群变迁与文化融合——梅山地区宗教信仰的调查与研究[J].文化遗产,2009,(4). [28]刘铁峰.梅山道教文化生成与演化因缘论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1). [29]林宗海.宝庆毛板商史话[M]//邵阳市文史资料:第五辑.邵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 [30]苏缙如.邵阳的毛板船[M]//邵阳市文史资料:第五辑.邵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 [31]周少尧.资水滩歌[M]//新化文史:第二辑.娄底:新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 [32]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社会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3]田艳.古梅山峒区域梅山教探究——以师公的信仰为中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4]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范锴.汉口丛谈校释[M].江浦,朱枕,等,校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36]王葆心.续汉口丛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7]谢肇淛.五杂组:卷十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8]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9]诸垣修,黄文琛.邵阳县志:卷1[M]//中国地方志辑成·湖南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0]萧汉平.南岳衡山的民俗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2000,(3). [41]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3]李丰楙.道教斋仪与丧葬礼俗复合的魂魄观[M]//李丰楙,朱荣贵.仪式、庙会与社区——道教、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