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西汉中期,“王国不辖侯国”成为定制。但当汉郡要改置为王国时,其境内的侯国归属便成为问题。本文通过对临朐、毕梁、高平等侯国地理方位变动的考证,揭示出在郡国更置过程中,西汉政府会以侯国迁徙的方式来保证“王国不辖侯国”制度的执行。明确西汉存在“郡国更置引发侯国迁徙”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限定千乘郡的始置年代。而在西汉后期的王国分封中,侯国分布则成为汉廷所要兼顾的因素,这是西汉政区地理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关 键 词】西汉政区/王国分封/侯国迁徙/侯国地理分布/千乘郡始置年代 【作者简介】马孟龙,198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汉唐文献工作室博士后。 景帝中六年(前144)以后,诸侯王国不辖侯国成为定制①。元朔二年(前127),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便是对这一定制的发挥。《汉书·中山王胜传》载:“(武帝)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武帝借“推恩”的名义令诸侯王以王国地分封子弟,析置王子侯国。同时,因为诸侯王国不能辖有侯国,王子侯国必须转属周围的汉郡管辖,王国疆域因此受到蚕食。汉廷利用“推恩令”达到了削弱王国势力的目的。 西汉时期,郡国属性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通常择取汉郡改置为王国作为诸侯王的封地。具体到某一个郡,随着诸侯王的分封和除废,其性质常在郡国之间转化。而因王国不能辖有侯国,所以每一次郡国改置都会引发郡境内侯国隶属关系的变更。如元朔三年(前126),武帝分封鲁共王子刘政为瑕丘侯②。瑕丘侯国,《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属山阳郡,但在居延汉简中却常见“大河郡瑕丘”(498·11,499·3③)。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载瑕丘侯国隶属关系的不同,正与郡国更置有关。据周振鹤先生考证,瑕丘侯国本隶属大河郡,甘露二年(前52)大河郡改置为东平国,瑕丘侯国因不能隶属王国而改属山阳郡,直至汉末③。《汉志》所载为成帝元延三年(前10)的版籍④,这时的瑕丘侯国隶属山阳郡。而居延汉简中瑕丘侯国隶属于大河郡则应当是甘露二年之前的情形。瑕丘侯国隶属关系的变更可以表明,“王国不辖侯国”制度在武帝以后一直被严格奉行⑤。 地处汉郡边缘地带的侯国,在郡国更置过程中会通过改变隶属关系来保证“王国不辖侯国”定制的执行。但如果某侯国地处汉郡中心,不与他郡相邻;或是所邻也是王国,则显然难以别属汉郡。对于此类侯国,西汉政府又会作以怎样处理?文献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东汉时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后汉书·刘般传》载:“(建武九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⑥刘般初封为菑丘侯,属楚郡。建武十五年(39),光武帝改楚郡为楚国,分封皇子刘英。因诸侯王国不得辖有侯国,刘般被徙封为杼秋侯,属梁郡管辖。⑦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丁鸿之鲁阳侯国。鲁阳,李贤注引《东观记》曰:“鲁阳乡在寻阳县也。”元和三年(86),丁鸿徙封为马亭乡侯。李贤注引《东观记》曰:“以庐江郡为六安国,所以徙封为马亭侯。”⑧丁鸿之鲁阳侯国位于庐江郡寻阳县。元和二年,汉章帝改庐江郡为六安国,徙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丁鸿因郡国更置而徙封马亭乡。马亭乡,地望不详,不过其地处汉郡应当没有什么问题。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郡国更置过程中,东汉政府会将王国中的侯国迁出,重新安置于汉郡,从而保障“王国不辖侯国”定制的执行。 对于那些在郡国更置过程中无法改属汉郡的侯国,西汉政府是否也会以侯国迁徙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换句话说,东汉政府在郡国更置过程中的侯国迁徙方针,是否是对西汉相关政策的承袭?在本文,笔者将通过考证一些侯国迁徙的实例,以证明西汉同样存在类似的政策。明确西汉存在“郡国更置引发侯国迁徙”这一规律后,我们可以借此为切入点来重新检讨西汉政区研究的相关问题,以往的一些观点也会得到修正。 一元狩六年齐国设置与临朐侯国迁徙 元朔二年,汉武帝分封淄川懿王子刘奴为临朐侯⑩。据《汉书·王子侯表》,临朐侯至王莽败绝。《汉志》齐郡和东莱郡皆有临朐,都不注“侯国”。显然,齐郡临朐和东莱郡临朐中有一个失注“侯国”,至于哪一个是刘奴封国所在,历来的解说存在分歧。《王子侯表》临朐侯条下注“东海”,但东海郡远离淄川国,与王子侯国分封通例相违,《表》注显然有误。全祖望曰: 本《表》曰“东海”,而《地志》属东莱。案东海是朐,东莱是临朐,本《表》误也。(11) 全祖望认为《表》注“东海”是错误的。但全氏只提到《汉志》东莱郡之临朐,而不提及齐郡临朐,显然认为“东海”是“东莱”的误写。梁玉绳也持有类似的看法: 《索隐》谓“《表》在东海”,今本无。而临朐有二县,一属齐郡,一属东莱。据《水经·巨洋水注》,此侯封于东莱。“东海”乃“东莱”之讹。(12) 梁玉绳明确提出《表》注“东海”为“东莱”之误,并举《巨洋水注》作为辅证。不过,梁氏援引《水经注》是有问题的。《巨洋水注》提到的临朐侯国乃是齐郡之临朐,并非东莱郡临朐。(13)梁玉绳因对巨洋水方位未予细查,错将郦道元提到的临朐侯国当作东莱郡临朐,结果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乾嘉以来,考订《王子侯表》者对临朐侯国地望所持见解,多与全、梁二人相同。如钱大昭、王念孙便全取梁玉绳之说。(14)钱大昕对《汉志》所载侯国进行梳理,亦将临朐侯国系于东莱郡。(15)惟有王先谦取信《水经注》的说法,将临朐侯国定于齐郡。(16)对于临朐侯国地望解说的分歧,周振鹤先生曾从“推恩法”的角度予以辨析。依据“推恩令”,王子侯国当在王国附近,东莱郡不与淄川国接邻,而齐郡之临朐却与淄川国相近。(见图二)周先生因而指出“甾川国邻齐郡,故王子封国应在齐,不可能远至东莱”(17)。周先生的解释合乎情理,无疑是正确的,但临朐侯国并非不能远至东莱,元狩年间齐郡更置王国之事值得注意。 图一元狩五年齐郡侯国分布示意图(18) 图二元狩六年齐国侯国迁徙示意图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厉王立五年死,无后,国入于汉。”按齐厉王元光四年(前131)嗣,五年薨,无后国除,故齐国除国于元朔二年。同年分封淄川王子刘奴为临朐侯,时齐国已国除为郡,故临朐侯国当如周振鹤先生所言由淄川国别属齐郡。(见图一)但元狩年间齐郡复置为王国。《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夏四月乙巳,庙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初作诰。”元狩六年(前117),汉武帝分封皇子刘闳为齐王,更齐郡为王国。而这时的齐郡辖有临朐侯国,根据“王国不辖侯国”的定制,临朐侯国当别属他郡,而这时与临朐侯国相邻唯有淄川国。因此,无论临朐侯国继续留在齐国,还是回属淄川国,都会出现诸侯王国辖有侯国的状况。如果我们理解了元狩六年临朐侯国所处的特殊态势,则东莱郡之临朐应当是临朐侯国迁徙后的方位所在。即,元狩六年汉廷为了保证“王国不辖侯国”定制的执行,将原本地处齐郡的临朐侯国迁往东莱郡,原临朐侯国恢复为临朐县仍属齐国。东莱郡之临朐侯国一直延续到新莽时期,而齐国的临朐县也未省并,于是在《汉志》中便出现齐郡、东莱郡皆有临朐的现象(19)。 清楚了临朐侯国的迁徙过程,则前贤对临朐侯国地望的分歧可迎刃而解。郦道元所言齐郡临朐实际是刘奴侯国初封所在。《汉志》东莱郡之临朐乃是临朐侯国迁徙后的方位。《王子侯表》临朐侯条下注“东海”当如全、梁二人所述,为“东莱”的误写(20),今本《汉志》东莱郡临朐当补注“侯国”(21)。 写到这里,笔者联想到平度侯国和宜成侯国地望问题。元朔二年,汉廷在分封刘奴为临朐侯的同时,还分封淄川懿王子刘衍为平度侯、刘偃为宜成侯。平度,《汉志》属东莱郡。又《水经·胶水注》载“(胶水)又北迳平度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刘衍为侯国”(22)。《元和郡县图志·莱州胶水县》“平度故城,在(胶水)县西北六十七里”(23)。据此,汉平度侯国当在今山东省平度市西北(24)。宜成,《汉志》属济南郡。清人钱坫定宜成地望于山东济阳县西北,《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从此说(25)。可以看出《汉志》之平度侯国、宜成侯国皆远离淄川国,显然与王子侯国分封通例不符。若以临朐侯国地望变迁作为参照,则平度、宜成两侯国远离淄川国也与侯国迁徙有关。元朔二年平度、宜成两侯国分封后,当与临朐侯国一并由淄川国别属齐郡。元狩六年,齐郡更置为王国,两侯国因不能留在王国而分别迁徙到东莱郡和济南郡。与临朐侯国不同的是,平度、宜成侯国迁徙后,原封国被省并,故不见载于《汉志》齐郡。(参见图一、图二平度侯国、宜成侯国位置变化)平度、宜成两侯国与临朐侯国一样,都是因齐郡更置王国而徙封他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