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绵延千年丝绸之路的停歇是中外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除了国际情势的变迁以外,棉花的普及以及对丝绸形成替代作用也是丝路衰绝的内在原因。好在中国茶叶转成国际市场上的俏货,丝绸之路变换成“茶叶世纪”。丝绸与茶叶及棉花的替代是古代与近代国际贸易商品转换的典型表征,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 键 词】丝绸/茶叶/棉花/外贸商品/替代 【作者简介】郭卫东,男,山东定陶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古代的中外贸易,实以丝绸贸易为开端。早在公元前,中国丝绸已越过帕米尔到印度、波斯,及至欧洲。丝绸在中国各色外贸货品中,霸主地位长时间无可它替,历史上有若干时期,当丝绸运抵异国时,价值要用等量黄金来衡量。但从18世纪初叶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一举结束长达两千余年丝绸在中外贸易中的主角位置。丝绸和茶叶是自然奇迹和人类智慧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远古就有的两种独特中国产品,为何丝绸的步向世界如此之早,茶叶的走出国门若许晚近?其间各种国际商品的易代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又是怎样? 一 从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年直到明代的1500余年中,有座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桥梁,这条总长7000多公里的交通干道及支线,曾把古老的黄河、恒河、希腊、波斯等几大文明绾结。公元15世纪以后,中西交通又由陆地向海洋挪移,海上丝路兴起。在这漫长时段,中国的丝绸始终是主打产品,悠远商道,因此得名“丝绸之路”。随着地理发现后的海道开辟,西方商人逐步替代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角,丝绸同样是其中意的商品。有史料称:“泰西之来中国购丝,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其时海禁初开,番舶常取头蚕湖丝,运回外洋。”①实则在此之前,1674年,英国公司从中国进口的货品中已包含丝织品。167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部命令购买丝织品18500匹,丝绒300匹,另有生丝40捆。数目及价格是:披肩丝9500匹(每匹2300铜钱),苏炫丝5000匹(每匹1300铜钱),毛丝2000匹(每匹5500铜钱),薄绸2000匹(每匹1350铜钱)。②数量不小。1694年,公司船“多萝西号”(Dorothy)到厦门,该船主要“投资于精细货品——在指定的购货项目中30000匹为丝织品,而生丝在每磅不超过6先令的价钱内,尽量买入”。1697年7月,400吨的“纳索号”(Nassau)从伦敦放洋厦门,公司要求的购货品种是生丝30吨,丝织品108000匹,优质丝绒600匹。几个月后,“特林鲍尔号”(Trumball)的购买品中也包括丝织品41000匹及丝绒150匹。1698年,280吨的小战船“舰队号”(Fleet)在厦门购生丝20吨,丝织品65000匹,丝绒1300匹。1704年1月27日,“肯特号”从广州回航货物中有价值80000两银的丝织品。因为西商订购的丝织品数量较大,难以短时齐备,往往需要预定,交货期大约在90至100天。③ 西商来华,使得中外商人在丝绸贸易上既有合作,也有摩擦。1735年,英船就与中国商人发生冲突,英方最初认为中方索价太贵,中方解释“这是由于生丝市价高涨至每担银180两”,故交货价也必定水涨船高,中方同时保证“在重量、色泽及质量”上会有严格限定,在此条件下,英商同意提价,于是将订单分别交由10名中国商人承办,并要求每位华商都要本人签订合同,如有违反,英方将向中国官府申诉。但第一批样品送来时,经检查,发现重量不足,色泽和质量也差。中国商人争辩,交货是由合同价格决定,这样的钱只能购买这样的货。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从1735年9月1日拖到11月11日,英国大班让“通事”(中国翻译)投诉于当时代理粤海关监督的两广总督,被通事拒绝。英国大班只得自行前往,并企图违规擅入广州城门,被清朝军官劝阻,要英人返回商馆,答应安排谒见。翌日,却未做见面安排,英商于是集结城门口,两广总督派出书吏接受投诉。该办事员对英商软硬兼施,一面进行安抚,同时警告今后“不得再以这样的琐事打扰”。广东官府也对中方商人施加压力,最后,将价格“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这样的处理,转引致中方商人的不满,一度拒绝交易,中英商人“之间关于丝织品问题的争执,引起这样大的骚动,以致没有一个商人愿意谈任何生意,除非等这件事解决后”。④ 因丝织品为历史久远的出口大宗,中国历朝对其制定有林林总总的关税章程,立项繁多,规矩细致。1735年厦门海关对丝织品征收的关税是:花缎与光缎每尺征银8分,高哥纶(Gorgoroon)与绸缎每尺征银2钱,丝帕每尺征银6分,披肩丝每尺征银3分,生丝每担征银1两2钱(每担除皮重3%);而南京布每尺征银6厘。此间广州出口的丝织花色品种有:缎、绸缎、小枝花纹绸缎、高哥纶、高哥纶条纹花纹、花缎、薄绸、花纹、宝丝花纹、条纹花纹、丝帕等。⑤说明那个时间出口西方的丝绸品类是很多的,因为穿用舒适光鲜亮丽,而千年不衰地受到外人欢迎。这些宽幅大面相对规制的原料大多运去需要再加工剪裁,以量体裁衣地制作外人的衣被。 海道开通后的丝绸贸易转由西人为运送主角,流向愈发无远弗届,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自1557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几达一个世纪,此间,每年输往日本的蚕丝约为4000—6000担。⑥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从宿务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250年之久的“大帆船贸易”起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点连接美洲,东点接连中国,支点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⑦是时,中国丝绸占领美洲市场的速度异常之快。多卷本的《菲律宾群岛》提供了下面数据:1602年,秘鲁总督报告:“身居利马的西班牙人都穿用价格昂贵的绸缎,妇女衣着之华丽举世难寻”。稍后,“从智利到巴拿马,到处售卖和穿着中国丝绸”。1611年,价廉物美的中国丝绸甚至陷墨西哥的蚕桑业于破产,1637年,墨西哥主要城镇中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织工竟有14000人。⑧应了俗语所谓:地平线是平的。何处有逐利空间,何地有销售洼地,资本和商品便会去填平,这在全球一体化的年代既是必须又是必然。 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其后的西方殖民者对丝绸的兴趣减弱,荷兰人更多卷入的是香料等货品,而丝绸旺销的风头更主要的是被茶叶所拦截。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崛起速度堪称神奇。1615年,英国人最早从日本人那里听说了这种神秘叶片。⑨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茶叶首次登陆英伦。1660年,英国国会的征税条文中已有每加仑茶水征收6便士的规定,规定具有某种预见性,因为此时很少有中国茶输往英国,而且浓淡不一的茶水而非茶叶收税,实际上很难操作。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Catherine),饮茶嗜好被带入宫廷,蔚然成时尚,“英人争先恐后以饮茶为一荣幸事”,凯瑟琳被誉“饮茶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也不失时机地迎合王室喜好,1664年,公司购2磅2盎司茶叶“作为一种珍奇的礼品”赠送英皇,获评饮用“香味隽永作用柔和”,“每磅获奖五十先令”。⑩1666年,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指令在华贸易的商人采购100磅茶叶运回英国。1668年,公司抢先在政府注册,获得运茶进入英国的特许。(11)需求增加导致输入膨胀,1721年度,英国对华茶的进口量首次突破百万磅。(12)1762年,东印度公司仓库中的茶叶存货就有400万磅。(13)1766年,整个英国的茶叶销售金额是125万英镑,每磅茶叶平均售价约5先令(14),这个价格可以说几乎是每个英国人的钱包都负荷得起,茶叶的大众消费时代到来,“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15) 历史上每每有一些转变关节,在这些个节点上,渐次积累的量获得质的突破。18世纪20年代,正是丝绸和茶叶贸易地位互换的转折点。从那以后,茶取代丝成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据档册记载:1717年,在英国对华贸易中,“茶叶已开始代替丝成为贸易中的主要货品”;1722年,在垄断英国对华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已占有56%的比例,与丝绸的进口值相比具有了较大优势,1761年更达92%,之后略有波动,但茶叶的进口量总是超过丝绸。1784年,英国国会通过大量削减茶叶进口税的“交换法”(Commutation Act),茶叶贸易愈受鼓励。1825年后,东印度公司索性把丝绸、瓷器等项贸易留给“散商”和船员们的“优待吨位”(Privilegetonnage)去经营,茶叶干脆成了公司“从中国输出的唯一的东西……以至国会的法令要限定公司必须保持一年供应量的存货”。华茶征服英伦不可阻挡,这对贸易的两极都很重要,在贸易的一方,在相当时间里,茶叶占了英国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和东印度公司的大部分利润(16);在贸易的另一方,在很多年份,茶叶的出口额约占中国全部外贸出口额的90%—95%。(17)当时清朝的有识之士对此体认,一份鸦片战前的文人策论说:英吉利“最获利者,莫如出口之茶叶,每年大小数十舶,航运回国”。(18)茶叶是英国对华贸易的最大追求。 茶叶还对殖民地发生了深刻影响。初时,北美十三州茶叶的转运控制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手中,英国政府也借机利用茶叶剥夺殖民地,1767年6月,“托时德财政法案”(Townshend’s Revenue Act)通过,决定向转口的茶叶等物品征收高关税,遭到殖民地的强烈反对,1769年5月,宗主国决定废除“托时德法案”关于其他物品的关税,但价值不菲的茶税除外,使得北美殖民地的茶价居然高出英国本土一倍。(19)这一来,其他国家的走私茶趁机以低价进入,英国因此颁布《茶叶法案》(Tea Act of 1773),旋引发波士顿骚动,愤怒的殖民地民众把297箱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倾倒海湾,进而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索。(20)茶叶这一小小叶片的威力直可洞见,来自中国的茶叶居然在北美引发了一场革命!18世纪的美国人已然是中国茶叶的大消费群体,缘此,美国独立后最首要的贸易目标便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口货物便是茶叶。1784年“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首航货品中茶叶占有最大份额。到1796年,美国在中国收购的茶叶数量已比除英国外的所有欧洲国家收购总和还要多。从1784至1811年间,美国共有368艘商船从中国运出茶叶100369920磅。而1828年茶叶占中国输美货物总额的45%,1837年是65%,1840年是81%。因茶叶的关系,太平洋上“最年轻与最古老的两个帝国”建立起了直接联系。(21) 茶叶对荷兰的贸易转折也在18世纪20年代。1729年,茶叶在荷兰输出华货总额中的比值已占到85.1%。(22)此间活跃于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坦特(Robert Constant)说:“茶叶是驱使他们前来中国的最主要动力,其他货物只不过是点缀而已”。(23)茶叶成为18世纪国际贸易的最重要货品。 18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丝茶贸易地位的互换不能单纯视为中国两个出口货品的消长,内中包含深巨的“历史意义”。哈孟德夫妇指出,丝绸让位给茶叶表明:“在横过大西洋或是绕过好望角行驶的船舶上,所运的货物不是为宫廷或教堂而是为小巷和农户而预定……这一天的到来,标志着世界进入近代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只有当资本能被用来生产人民大众所消费的货物时,近代规模的资本主义制造才有可能。”(24)从为上等人提供华绸锦缎到为大众提供日常饮料,易代的确是历史性的。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航海技术的欠缺、交通的不发达,古代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皇家贵族服务;近代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服务对象由贵族转向大众,丝茶贸易地位的升降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巨变。 茶叶在近代西方的流行开来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地理大发现,几乎是在同一时期,非洲的咖啡、美洲的巧克力和亚洲的茶这三种“异国嗜好”不约而同至欧洲。巧克力传入欧洲是1520年,咖啡1615年由阿拉伯中传威尼斯。这些“提神醒脑”的新饮料几乎同时在欧洲大行其道,从人群嗜好的角度透射出社会业已出现或正在酝酿着重大变化:人们比以前空闲了,上述种种均为生活必备品外的“消闲”饮品;群体公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茶园、咖啡馆等应运而生,并屡屡成为近代欧洲重大革命和风潮的策源点,茶叶、巧克力、咖啡都属于“兴奋剂”,在欧洲各国革命的前夜流行起来,其中关联,委实可以作一篇大文章。推论再广一些,城镇更多了,城市生活更丰富了,中世纪毫无生气少有交往的黑暗封闭时代已经或即将结束,市民阶层的力量更加强大,人们的情绪趋于激昂,旧时宁静的心态不再平静,躁动的人群需要“兴奋剂”来加以温润发酵,社会也开始了躁动……有生产才会有消费,反之同样,有大宗消费才可能有大宗生产,而大宗消费必有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国古已有之的茶叶偏偏在18世纪后的欧美获得广泛市场,绝不偶然。东西方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地球上的人们不可或分地联为一体,更主要的不是通过某种制度体系,某些意识形态,而是通过经济,通过与普通人群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件件物品。 茶叶的崛起挤压了丝绸,使得生丝及丝绸的贸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外销在某些年份大幅减少乃至停顿,如1736年,来华的英国船不再带回丝绸,却携回大量茶叶。到1783年,情况延续,这年各国从中国输出的货物有: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92130担,生丝776担;英国散商:茶叶614担,生丝147担;法国:茶叶31735担,生丝211担;瑞典:茶叶36592担,生丝18担;丹麦:茶叶24030担,生丝没有;普鲁士:茶叶24974担,生丝163担。茶叶巨量增长,生丝销售滞涩。1784年广州贸易的情况是,外船34艘运出茶叶194665担,生丝1089担。这年来华的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运出的茶叶为红茶2460担,成本49240两银,绿茶562担,成本16860两银,但运出的丝织品只有490匹,成本2500两银。而到20年后,即1804年,仅英美两国来华船只为79艘,运来棉花232368担,运出茶叶299535担,运出生丝656担,运出南京布1720000匹。(25)生丝出口继续压缩,在中国外销货品的占比已然很小,无法与茶叶等相比。兹再列举若干年份英国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出主要商品的统计数据:1817—1819年,公司年平均自中国输出商货总值5139575两银,其中茶叶价值4464500两银,占比86.9%,生丝价值183915两银,占比3.6%,土布价值121466两银,占比2.4%;其他货物价值369694两银,占比7.1%。1820—1824年,公司年平均自中国输出商货总值6364871两银,其中茶叶价值5704908两银,占比89.6%,生丝价值194779两银,占比3.1%,土布价值58181两银,占比0.9%;其他货物价值407003两银,占比6.4%。而1825至1829年度的年平均数,茶叶价值占比更高达94.1%;1830至1833年的年均数茶叶占比也达到93.9%。(26)茶叶出口一头独大的情况愈趋严重。之后的情况大致相似,中国对英国的出口,每贸易年度均自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茶叶:1836—1837年为37839865磅,1837—1838年为33388801磅,1838—1839年为40223866磅,1839—1840年为25962919磅。生丝:1836—1837年为13762担,1837—1838年为4433担,1838—1839年为3456担,1839—1840年为2057担。(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