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左藏库与右藏库 左藏库与右藏库为国家正库,所以并不全设在宫廷之中,在长安至少有5个库同时并存。据《唐六典》卷二○《太府寺》载:“太府寺管木契七十只:十只与左藏东库合,十只与左藏西库合,十只与右藏内库合,十只与右藏外库合,又十只与东都左藏库合,十只与东都右藏库合,各九雄、一雌。九雄,太府主簿掌;一雌,库官掌。又,五只与左藏朝堂库合,五只与东都左藏朝堂库合,各四雄、一雌。”可知在长安的左、右藏库为左藏东库、左藏西库、右藏内库、右藏外库、左藏朝堂库。这5个库的具体位置要全部考证清楚,由于史料缺乏之故,难度很大,只能尽力而为了。 左、右藏库在西内太极宫与东内大明宫中皆有设置,其中西内的方位有人考证左藏库在东宫广运门内,右藏库在太极宫安仁门(即崇义门)内,并认为唐朝本无东、西二左藏库。(41)关于西内左、右藏二库的方位考证,笔者认为很有道理,但说唐本无东、西二左藏库则值得商榷。一是上引《唐六典》明确记载有东、西二左藏库,而且明确记载太府寺有木契70只,对应的府库也都十分清楚,恐怕不能轻易怀疑;二是唐人也有东库、西库这种说法,如元和时,李绛任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上问:‘故事,户部侍郎皆进羡余,卿独无进,何也?’对曰:‘守土之官,厚敛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犹共非之;况户部所掌,皆陛下府库之物,给纳有籍,安得羡余!若自左藏输之内藏,以为进奉,是犹东库移之西库,臣不敢踵此弊也’”(42)。又,《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载:“皇家左藏有东库、西库、朝堂库,又有东都库。”实际上建在西内的左藏库即为西库,建在东内大明宫的左藏库即为东库,至于朝堂库亦应在太极宫内。据《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载:贞元“四年三月,自武德东门筑垣,约左藏库之北,属于宫城东城垣”(43)。这里所谓的“武德东门”,即指太极宫武德殿院落之东门,在其门外筑了一道墙,经过左藏库的北面,直达宫城东城墙。据此而断,可知这座左藏库应位于这道墙的南面,其方位应在武德东门的东南方向。这座左藏库与位于东宫的左藏库显然不是同一座库,又在武德门外,距西内东朝堂不远,很可能就是所谓左藏朝堂库。 关于大明宫内左、右藏库的方位,诸书记载颇为混乱,宋敏求《长安志》卷六《大明宫》载:“右银台门、内侍省、右藏库,次北翰林门,内翰林院、学士院。”胡三省说:“余按《雍录》:太极宫中东左藏库,西左藏库;东库在恭礼门之东,西库在安仁门之西。大明宫中有左藏库,在麟德殿之左。又有右藏署令,掌邦国宝货杂物”(44)《阁本大明宫图》在右银台门内,内侍别省西北、麟德殿西南的方位上标绘有左藏库。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一《大明宫》所载与《阁本大明宫图》略同,并认为“‘左’,《长安志》作‘右’,误”。综上所述,在右银台门内,内侍别省附近确有一座仓库,只是《长安志》记载为右藏库,其他诸书记为左藏库而已。另据《次柳氏旧闻》载:“玄宗西幸,车驾自延英门出,杨国忠请由左藏库而去,上从之。望见十余人持火炬以俟,上驻跸曰:‘何用此为?’国忠对曰:‘请焚库积,无为盗守。’上敛容曰:‘盗至,若不得此,当厚敛于民。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也。’命撤火炬而后行。”玄宗从延英门出,经左藏库而去,必出右银台门,然后出禁苑之延秋门,(45)奔上西行之路。据此可知徐松的说法是正确的,此处应为左藏库,即所谓左藏东库。 至于大明宫中的右藏库的方位,诸书皆无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大明宫西夹城内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址,并认为应是学士院之遗址。(46)针对这一观点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推测有三种可能,即内侍省或内侍别省、右藏库、掖庭宫。(47)笔者认为其应是右藏库遗址之所在,理由如下:关于内侍省或内侍别省的方位,文献记载与《阁本大明宫图》均载其在右银台门内,而不在西夹城内,故可能性不大。至于掖庭宫,文献中从未记载大明宫还置有此宫,其宫人均居住在野狐落,故可能性也不大。唯一的可能性,则西夹城内应是右藏库之所在,一是这里曾出土过大量的封泥;二是这里封闭性甚佳,适合建库;三是此门门道较宽,且“在两道门槛的中部都凿有车轨的沟辙,宽度为1.35米,这与玄武门门槛的车轨宽度基本相同”。如是学士院或掖庭宫,则不会出土大量的封泥,也不需要如此之宽的门道。就其方位而言,也正好在左藏库之右。由于其没有建在大明宫内,故很可能是《唐六典》所谓的右藏外库,而太极宫安仁门内的应为右藏内库。 左藏库既为国家正库,故不可能仅区区数座库便能满足收贮国家财政之需,仅长安城内还置有一库,如《长安志》卷七载:“安上门街,街东第一少府监,次东左藏外库院”。即此库设在皇城之内。一般而言,左藏的库藏规模要大于右藏,故史书中有关左藏的兴建或修葺记载相对较多,如杨国忠在天宝中,“又贱贸天下义仓,易以布帛,于左藏库列造数百间屋,以示羡余”(48)。“裴次元为太府卿,元和五年上言:‘左藏库置修屋宇本钱二百万。’从之。”(49)仅修屋本钱就达200万,可知其规模很大,故需要如此之多的经费支持。 左藏库与右藏库分别归左藏署与右藏署掌管,它们都隶属于太府寺,每个署置有令、丞为正副长官,下有府、史、监事、典事、掌固等官吏。其中左藏署掌“掌邦国库藏”,实即国库之所在;右藏署掌“国宝货……凡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皆藏之”。(50)左、右藏既然为国家库藏之所在,所以必须接受尚书省户部的政令指导。两者关系是:户部掌管国家财政的收支,左藏与右藏收贮之钱物的调出或调入,必须有户部的公文方可进行,否则不能擅动一分一毫;左、右藏的主要职责就是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库藏之物,防止丢失或损毁。按照唐制,左、右藏库物的出纳,除了必须有户部公文和太府寺的木契外,太府卿和殿中侍御史也要到场监察。负责监察此事的殿中侍御史称监左藏库使,责任十分重大。 此外,左、右藏每季还要上报库藏数字的变化情况,并接受尚书比部的审计,一旦有误,将会受严厉的惩处。因此,左、右藏虽有库设在宫内,但其性质仍然是国家库藏,与皇家内库不同,即使皇帝动用库物也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 唐代宗时第五琦任度支、盐铁使,掌管国家财政,“京师多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禁,乃悉以租赋进入大盈内库”。这样虽然杜绝了这些跋扈将帅的求索,但却使国家库藏落入皇帝之手,皇帝另外委派亲信宦官掌管其事,而负责国家财政的相关部门却不知库藏多少,无法调节国用,安排财政收支。而皇帝因为取用方便,也乐得如此。唐德宗即位后,任用杨炎为相,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遂向德宗进言曰:“夫财赋,邦国之大本,生人之喉命,天下理乱轻重皆由焉。是以前代历选重臣主之,犹惧不集,往往覆败,大计一失,则天下动摇。先朝权制,中人领其职,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本,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则无以计天下利害。臣愚待罪宰辅,陛下至德,惟人是恤,参校蠹弊,无斯之甚。请出之以归有司,度宫中经费一岁几何,量数奉入,不敢亏用。如此,然后可以议政。惟陛下察焉。”这一番话入情入理,同时也保证了皇家的开支,从而获得了德宗的赞同。故旧史称赞说:“炎以片言移人主意,议者以为难,中外称之。”(51)这样遂使唐朝的财政管理体制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