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杨联陞的学术转向及论学旨趣述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 安东强 参加讨论

    三、考证本事与寻绎本意
    中国留存的古代文献典籍浩瀚,远非一些欧洲学者心目中的东方国家可比。二战前作为汉学中心的法国汉学研究(不限于法国本土)重视文献学,有其重要理据。而一些汉学家对于能不能读懂中文,亦有着一定的自觉。1950年代,已经退休的英国剑桥大学汉学家慕阿德(Moule)问杨联陞:“你想我们西洋人真能读懂中文吗?”杨答曰:“焉有不能之理,只有深浅之别而已。”(37)既然阅读有浅深之别,那么理解本事及本意亦有中、不中之分,故而外国学者的中国学研究若要超越中国同行,往往要另辟新径。
    鉴于中国文字难读懂,西方汉学界不免会借助社会科学来条理中文史料。如何在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这对二战后成长起来的汉学家都是严峻的考验。19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演绎抽象概念固然基于自身文化积累,建构理论也主要依据西方历史经验(38)。社会科学注重概括,即使演绎西方不同国家的史实都有局限,更何况引申出来条理中国文化的概念。如何正确解读中国文献,而不滥用框架或模式乱套?杨联陞反复提示研究者:“中国的各类历史文献(从制度到思想)都有其特殊的‘训诂’问题,治中国史者首先必须深入中国文献的内部而尽其曲折,然后才能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心得。”(39)能臻此境的学者,如果推举他的同辈学人为代表的话,他心目中的人选在国内应为周一良,在境外则是严耕望。
    早在大学时代,因选修陈寅恪的隋唐史,杨、周二人便结为挚友,后义在哈佛6年(1941-1946)同学,杨联陞以为周一良的“史学之深(尤其是魏晋至唐),著文之多而且精”都望尘莫及。周的博士论文《唐代密宗三僧传译注》,受伯希和的影响,以长注见功力,在1945年刊于《哈佛亚洲学报》后,引起国际汉学界的瞩目。哥伦比亚“讲座教授富路特,是美国汉学元老,曾说此文full of meat,意即内容丰美,可快朵颐”,凡治佛教史者,不可不读(40)。
    杨联陞晚年在同辈学人中推崇严耕望,称其著述“充实而有光辉”。杨、严二人交往,始于1957-1959年严耕望以访问学人身份赴哈佛大学研究。不过,杨联陞对严耕望的初次会面并不佳,称后者“既聋且哑,又兼半瞎”。所谓的“聋”、“哑”、“半瞎”,应当是指严耕望在英语方面的生疏(41)。后经胡适介绍:严耕望的“校史工作,能见其细,又能见其大,甚不易得。望老兄特别指导他,使他的时间可以用在最有益处”(42)。
    事实证明,严耕望不仅“校史”功夫了得,其著述更是斐然可观,被杨联陞树立为能够扭转学术风气的楷模,也是杨在海外能够畅论学术的挚友之一。1985年1月19日,杨联陞在给内兄缪钺的信中说:“近晤严耕望,渠有《唐代之成都》一文甚博洽,制度史大佳,地理尤深入,可为海外一人!”(43)而他对严耕望的《治史经验谈》,则表彰其“以自己著作为例,尤为切实……如此现身说法,读者得此鼓励,必有闻风而起者矣”(44)。
    杨联陞推许的学人及著述,虽可引起青年后进的共鸣,却未必可切实遵从效法,故难以收到实效。且不说外国人不得已借用域外及后来观念、理论条理中国史事的弊病,20世纪以来,随着国人对文献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原来被前贤视为旁逸斜出的治学方法,转而被新进后学奉为终南捷径。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后进学人研治中国文史之学,为求速成,往往不遵循前贤开创的学术正轨,徒以采用域外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为尚(当然,一味抱残守缺,亦非正道)。与国际汉学界接触频繁的台湾学界较早呈现这一现象,据称在20世纪80年代时,域外学人已抱怨“到台湾留学,本想看看中国人如何治学;但不幸,所听到的不是美国式的方法,就是日本式的方法,仍不知中国人传统的治学方法”(45)。
    与此同时,近几十年来,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至少在图书方面发展迅速,已非费正清时代能比。事实上,美国一些研究中国的学者在搜索资料上所下的功夫值得敬佩。1979年,费孝通访美时曾与施坚雅交谈,让费孝通惊讶的是:“他向我开列有10多种我国的地方志,每本书后注明现在中国何地和哪个图书馆,他说这几本书,中国之外是没有的,希望我能帮他看到这几本书,允许他照相,作为研究资料。”(46)
    就此而言,杨联陞的论学旨趣对当下中国学术界有重要启示。他晚年重新与中国大陆学界接触,仍希望能够有所贡献。自1958年开始,杨联陞因得抑郁症,其学术研究状况已经大不如前,时常发病。但每当有大陆学人赴美交流,他都希望能够与之交流。1976年朱德熙赴美,杨联陞失之交臂,在给女儿的信中愤愤不平地说:“这里有些人可能是忌妒我,国内语文、考古界有人来时,往往不通知我。也许以为我身体太差了,实则我近来精神安定,血压也有所控制,每数周即量一次。”(47)
    1982年,在缪钺赴北京参加整理古籍的学术会议之后,杨联陞随之致函称:
    整理古书是件大事,我们自己不做,将来万一有外人比咱们高明(例如高本汉的语言学),让他们做,岂非国耻。但近二十年来有若干日本学人(不止于西京)和欧美学人,读汉籍的本领已大有进步,我见了中国来的青年,常要他们警惕,因为就文化而言,日本、西洋们本已有相当可观的历史,对语文的研究,也颇深入,他山之石不可以攻错也。(48)
    1983年2月,杨联陞收到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编的《敦煌吐鲁番研究论集》后,虽以年迈抱病之躯,仍提笔撰写评论,对所收文章从作者到研究问题逐一点评,视野从域内到域外,条分缕析,细致入微,仍可见其当年在汉学界指点江山的风采。就寓目所及,这大概是杨联陞晚年公开发表书评的代表作了。其意自然是期望中国学术界能够在前辈开启的学术大道上大步迈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