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林春胜、林信笃编:《华夷变态》上册,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1页。 ②关于“政治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参见黄俊杰:《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自我”与“他者”的互动:类型及其涵义》,《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4卷第2期,台湾大学2007年12月。 ③赵尔巽:《清史稿》卷526《列传·属国一》。 ④《大义觉迷录》,《清史资料》第4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页。对该问题的讨论,参见冯尔康:《雍正传》,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黄裳:《笔祸史谈丛》,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下卷,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14年版(本文所用者为但焘译订:《清朝全史》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日]安部健夫:《清代史研究》,创文社1971年版;[日]石桥崇雄:《大清帝国》,讲谈社2000年版,等。 ⑤孟森:《清太祖告天七大恨之真本研究》,《明清史论著集刊》,第210页。 ⑥朱舜水:《中原阳九述略·致虏之由》,朱谦之辑:《朱舜水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⑦参见[日]石桥崇雄:《大清帝国》,第23-59页。 ⑧[日]安部健夫:《清代史研究》,第43页;另参见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第154-155页。 ⑨朱熹:《四书集注·八佾》引尹氏语:“三代之礼,至周大备”。此外,“从周”的言论还频繁出现于《雍也》、《子张》、《泰伯》等篇章中。 ⑩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11)董诰等编著:《全唐文》(九)卷821《内夷檄》,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50页;又,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9页。 (12)拙稿:《华夷秩序的发生逻辑与早期展开》,《思想史研究》第11号,东京大学2010年3月。 (13)金启孮:《从满洲族名看清太宗文治》,王钟翰主编:《满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孟森:《满洲名义考》,《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第1-3页;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36页。 (14)实际上,康熙六下江南所需费用,几乎全由负责皇帝私人开销的“内务府”承担,而没有将负担摊派给沿途的地方财政。其“孳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和雍正帝“摊丁入亩”(1723年)的“丁银”制度,不但开明利民,也使国家财政大为获益。这些措施,固然有减弱明朝汉人反清势力的考虑,但以德立国而不与民争利,或许才是清廷的更根本考虑。 (15)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6)《上谕:高宗圣训严法纪门》,《清代文字狱档》下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968页。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页。 (18)[日]石桥崇雄:《大清帝国》,第215-216页。 (19)《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 (20)[美]史景迁著,吴宗恒、温洽溢译:《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译后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263页。 (21)《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85,乾隆二十年三月庚子。 (22)《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同治元年正月丁未。 (23)赵尔巽:《清史稿》卷176《表十六·军机大臣年表(一、二)》。 (24)《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 (2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帝国与国家》第五章第三节《今文经学与清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26)庄存与:《春秋正辞奉天辞第一》,《皇清经解》卷375,第3页。 (27)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龚自珍全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11页。 (28)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书》,《龚自珍全集》第1辑,第112页。 (29)张双志:《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 (30)[日]安部健夫:《清代史研究》,第42页。 (31)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第158-159页。 (32)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3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4)[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 (35)[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订:《清朝全史》上册〈原序〉,第5页。 (36)《宣统政纪》卷67,宣统三年十一月上。 (37)《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上。 (38)《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39)《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40)拙著:《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154页;又参见刁书仁、刘晓东、田毅鹏:《从“法明崇满”到“五族共和”: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建构的思想轨迹[笔谈]》,《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41)《宣统政纪》卷69,宣统三年十二月上。 (42)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又参见《宣统政纪》卷67,宣统三年十一月上;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下。 (43)《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下。事实上,不少边吏和镇守要津者见国势陵夷,乃纷纷提出“开缺”,试图临阵脱逃。但清廷大多复以“不允”,并责令坚守。参见《宣统政纪》卷68,宣统三年十一月上、下等。 (44)[美]李约翰(John Lea)著、孙瑞芹等译:《清帝逊位与列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段外交插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5)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6)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47)《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此处略去了《诏书》原件中“钦此”二字。 (48)《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49)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封口内容简介。 (50)凌斌:《从汤武到辛亥:古典革命传统的现代意义》,《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3-25页。 (51)[日]有贺长雄:《革命时统治权转移之本末》,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52)《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53)《大义觉迷录》(雍正),第3、5页;《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 (54)《宣统政纪》卷70,宣统三年十二月下。 (55)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国自立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7-489页;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八章“康南海之中国政策”,《康有为全集》第12集(附录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56)凌斌:《从汤武到辛亥:古典革命传统的现代意义》,《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第25页。 (57)周恩来:《接见嵯峨浩、溥杰、溥仪等人的谈话》,《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320页。又参见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47-248、251、262页。 (58)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