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沿途的站点体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食宿交通的支持 近百年来,甘肃先后出土了六万多枚汉代简牍。总体来看,六万多枚汉简都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对丝绸之路的走向路线、停靠站点以及远近里程,史书的记载都比较笼统,而汉简则有生动具体的描述。 (一)丝绸之路东段,即陕西、甘肃段 根据汉简的记载,从长安出发,到敦煌阳关、玉门关的路线是: 第一段,京畿段:“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茯置卅五里,茯置至好止(畤)七十五里,好止至义置七十五里。”这五个站点中,长安、茂陵、好畤是著名的历史地名,至今有遗址留存(好畤在今陕西乾县东郊的好畤村)。茯置在茂陵与好畤之间,义置在今永寿县以北。这一段路程全长255汉里,合今106千米⑥。从长安出发,经今兴平县境之茂陵,过乾县、永寿、彬县进入泾水流域,而后经长武进入今甘肃东部的平凉和宁夏南部的固原。 第二段,安定段:“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这一段从月氏到乌氏、泾阳、平林、高平,240汉里,近100千米。高平是汉代安定郡首县,遗址在今固原市原州区。泾阳古城在今平凉市西北安国乡油坊庄村北,大体位置在东经106°30'41.17″,北纬35°39'15.66″左右。里程简所记从泾阳到高平140汉里,约58千米。中间有一个平林置,当是泾阳和高平之间的一个驿置。位置在中间偏南。泾阳县以南的两个地名乌氏和月氏,分别相隔20千米,因此按里程简的记载,乌氏的位置当在今崆峒区,月氏的位置当在今崆峒区以东四十里铺。总之,这一段路线是从平凉东部往西北到固原。 第三段,武威段:“媪围至居延置九十里,居延置至 ![]() ![]() ![]() ![]() 第四段,张掖段:“删丹至日勒八十七里,日勒至钧耆置五十里,钧耆置至屋兰五十里,屋兰至氐池五十里,氐池去觻得五十四里,觻得去昭武六十二里府下,昭武去祁连置六十一里,祁连置去表是七十里。”这一段有九个站点,484汉里,200千米。是横贯张掖境内的东西大道。其中删丹、日勒、屋兰、氐池、觻得、昭武、表是七地是当时的县治所在地,而钧耆置、祁连置是两个驿置。 第五段,酒泉段:“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干齐八十五里,干齐去渊泉五十八里。右酒泉郡县置十一,六百九十四里。”这一段只有西半段四个地名玉门、沙头、干齐、渊泉(属敦煌郡),而东面的七个站点尚不得而知。不过简文后面一句总括的记载“右酒泉郡县置十一,六百九十四里”,可知横跨酒泉停靠站点的数目和过境里程。总共11个站点,694汉里,288千米,每个站点相距28.8千米。 第六段,敦煌段:汉简记载,敦煌郡有“厩置九所,传马员三百六十匹”。这九处厩置其实就是类似悬泉置这样的邮驿接待机构,其中反映的就是从东到西敦煌郡的交通路线。这九处厩置从东到西依次是渊泉置、冥安置、广至置、鱼离置、悬泉置、遮要置、龙勒置、玉门置以及一处尚不知名的置,从渊泉⑦往西,到敦煌郡最西部的广武隧,直线距离300千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