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大框架把“南澳一号”罩在海底 在发掘“南海一号”的同时,2007年5月,又一条沉船被发现了。地点是在广东的南澳岛,我们后来把它命名为“南澳一号”。 “南澳一号”是一条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这条沉船跟“南海一号”不一样,它是在珠江口的东岸,海水很清,水下能见度较好,淤泥的厚度为1.5米左右。 这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我们就地开展水下考古。也就是说,可以在水下做任何陆地上能做的考古工作,比如绘图、照相、录像,什么都可以。 从“南澳一号”水下拍摄的照片里,我们能看见船上的瓷器保存得非常好,有景德镇的青花瓷,也有福建漳州窑的瓷器,还有一些铜钱。 明代长期实行海禁,到了万历之前的隆庆年间,才开了海禁,而且只开了漳州的月港,这条船就是刚开海禁之后发出的贸易商船。这艘船上满载的货物证明,当时的民间贸易还是很发达的。 和“南海一号”不同的是,我们只是把“南澳一号”船上的器物打捞起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真性原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要尽量保持原真性,希望不要动船,因为船拆下来之后,就很难再装回去。“南海一号”是整体打捞上来的,整个的沉船就是一件重要的文物,可以严加保护;而为了保证“南澳一号”的船体不被破坏,我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措施,就是用一个大型框架把它罩在海底。 这个框架的面积和“南海一号”的沉箱差不多大,它被准确地套在“南澳一号”的船体上,以防过往的船只对它造成损害。 我们每年都会到“南澳一号”所在的地方去看一看它,已经有好几年了,它还是静静地完整地待在那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