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大禹和千里之外的洪水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文汇报 张经纬 参加讨论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公元前1920年溃坝的洪水,为中国的大洪水传说和夏代提供了历史依据》,文章前半部分是较为严谨的科学阐述,但后半部分对夏代纪年的推想,则有些“不科学”……
    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文章,这个冗长的标题直译成中文大致是《公元前1920年溃坝的洪水,为中国的大洪水传说和夏代提供了历史依据》(以下简称《洪水》)。作者是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庆龙及其团队。
    该文在近期引起的新闻效应来自两点:首先,吴庆龙的研究被这本颇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明了该研究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其次,这项研究为中国进展缓慢的古史研究提供了貌似“科学”的证据,自然也令一直等待“大新闻”的媒体兴奋不已。
    虽然,这篇文章标题中的每个关键词,都足以引发好奇,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考古学界至少对这一新闻表示了足够的克制,没有被论文标题暗示的突破性成果和新闻媒体的热情所感染。那么,学界对此项重要研究该报以何种态度?这样一篇具有科学价值的论文,到底有着怎样的史学意义?
    从堰塞湖到上古史
    吴庆龙作为地理科学研究者,如何走上古史研究的道路?他早先接受地质学、地理学训练,分别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文博学院进行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基金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吴庆龙在2009年时就申请的“黄河上游积石峡古堰塞事件及古灾害研究”。这和《洪水》一文中自述,他是在青海东部考察湖泊的过程中,对黄河上游甘肃、青海交界处积石峡的一处滑坡坝遗迹产生了兴趣,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正是对黄河上游古地质学的研究,引发了他对中国上古史的兴趣。
    引起他注意的积石峡位于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民和土族自治县之间,全长25公里。这处滑坡坝遗迹处于靠近循化位置。顾名思义,滑坡坝是山体滑坡在河流上造成的天然“大坝”,坝体围成的蓄水区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堰塞湖。吴庆龙的野外调查发现,残余坝体较现代黄河水位高240米,沿峡谷延伸1300米。根据坝体长度和河道流量值估算,坝体当时可能阻塞了黄河达6至9个月之久,蓄积了120亿至170亿立方米的湖水,以至于溃坝后形成110至135米的溃口,短期内释放了110亿至160亿立方米的湖水。
    《洪水》一文的上半部分,基本都是有关这次堰塞湖溃坝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一项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考察。对这次溃坝与洪水规模的估测,从实证的角度看都毫无疑问。因为,我们今天还可以发现,以绿片岩碎片和紫褐色泥岩为主的洪水沉淀物,在积石峡下游的民和县的官亭盆地的不同区域可达到7米至50米不等,这些都是洪水发生过的确凿证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