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童趣的减法题 如果说《洪水》有关地震堰塞湖的研究完美揭示了喇家遗址形成的因果性过程,那么接下去的阐述则让人无法感觉到科学精神的价值。文章随后评估了这场洪水的峰值,通过堰塞湖容积和坝高估算,洪峰最高达到400000m3/s,是黄河积石峡段平均流量的500倍。比较一下,今年7月长江第1号洪水的峰值,不过是50000m3/s,只达《洪水》估值黄河溃坝的八分之一。由此看来,这一积石峡溃坝造成的洪水不但是中国史前第一大洪水,而且称之为中国历史第一洪水也不为过。 随后,文章还对比了1967年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山体滑坡的情况。当时在雅砻江上游形成了170米高的天然坝,聚积了6.4亿立方米的湖水,9天后溃坝,对下游的影响达1000公里。由此,作者大胆设想,积石峡坝体估测蓄水达110亿至160亿立方米,溃坝后的洪水“可以轻松到达下游2000公里之外”。通过丰富的想象,作者认为,黄河上游的洪峰可以对2000公里外的平原造成巨大影响,而那里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发生过的中原地区,“这一事件在这些社会的集体记忆中代代相传,形成了公元前1000年时的大洪水叙述。” 且不论“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洪水》将黄河上游甘青交界处的这一溃坝事件,与发生在中原地区的传说联系起来,竟然只是凭借《尚书·禹贡》与《史记》中的两句话:“(贡物者)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及“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其中提到“积石”二字,联系《禹贡》上下文看,只可能位于陕北、晋北之交。而甘、青交界的积石山、积石镇之得名,则要到隋文帝之时。因此,将晋、陕的地名误以为是甘、青之“积石”,完全犯了望文生义之错。 最令人哑然失笑的是,该文作者以积石山溃坝的公元前1920年作为准确纪年。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史记》传说中,所谓禹的父亲鲧治水9年不成,而大禹治水13年乃成云云,做了一道极为简单而又不严谨的减法题——直接在1920后面减去20,言之凿凿地认定夏代开始的时间就是公元前1900年,以此为夏代纪年的计算提供新的标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断代方案,差不多秒杀了所有古史研究者的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