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 不过,《洪水》也不是这个“脑洞”的始作俑者。笔者在网页搜索中偶然发现,早在2006年时,就有人在《青海日报》上撰写了《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已经注意到遗址上方被洪水沉积物覆盖的事实,并有理有据地声称“喇家遗址是大禹故里”。而喇家遗址出土的古人遗骸,就是大禹治水前,被水患淹没的群众的遗存。只不过没有对洪水规模进行如此详细的估测。 相比之下,作为古地质学研究者的《洪水》作者已经严谨了许多。他们至少没有继续坚称喇家遗址就是大禹治水的一部分,只是认为在黄河上游发生的这场溃坝,可能对2000公里外的黄河中游造成过影响,对大禹传说产生了贡献。 话说回来,《洪水》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严谨的科学文章,系统地阐释了积石峡地震、堰塞湖形成,以及喇家遗址淹没的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该文的前半部分已经包含了文章的主要价值,至于文章后半部分对夏代纪年的推想,或许还是委婉地说一句“隔行如隔山”比较好。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认为,《科学》杂志将《洪水》一文刊登于“报道”栏目,是对其科学价值的部分肯定。至于其中的史学价值则需要更严格的专业鉴定。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所有科学研究都应经得起事实的检验,而非天马行空的联想。同时,以实证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不唯《科学》、《自然》而论。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馆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