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安作璋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蜚声中外,在史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构建了以秦汉史研究为中心,涉及中国通史、历史文献学、地方史、运河史等多领域、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他跨越新旧两个时代,深受乾嘉考据务实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思想与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实际相结合的治史原则;始终坚持“通古今之变”的治史追求;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治史理念;始终坚持业精于勤和持之以恒的治史态度;始终坚持古为今用的治史宗旨,展现了老一代学者的治史路径与求真致用的史学精神。 关 键 词:安作璋/治学思想/治学方法/学术成就 作者简介:卜宪群(1962- ),男,安徽南陵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靳宝(1977- ),男,内蒙古大德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安作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在史学园地里已辛勤耕耘60余年,成就斐然,以中国秦汉史研究为中心,对秦汉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并扩展到中国通史、历史文献学、地方史、运河史等领域。曾有人向他请教治史秘诀,安作璋回答:“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没有面壁十年的精神,是作不出真正学问的。凡是有成就的学者,都要经过热桌子与冷板凳的锻炼。”①这是他的谦逊之辞,亦道出了其治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业精于勤与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诸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实际相结合的治学原则;坚持“通古今之变”的治史追求;坚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治史理念;坚持古为今用的治史宗旨,同样是先生史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与方法意义上的法宝。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实际相结合的治史原则 关于史家修养问题,中国古代史学有较为丰富的理论遗产。唐代史学批评家刘知几就提出了“史家三长说”,即“才、学、识”。他认为:“夫有学而无才,亦犹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②刘知几明确指出,只有具备才、学、识,才能担当史任。这是他的史家素养论的核心,也是他提出的史家素养的最高标准。③清代史学批评家章学诚对刘知几才、学、识的史家三长说加以丰富与发展,提出“史德”素养,构成了“史家四长说”。章学诚认为:“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④所谓“心术”者,就是说史家要充分尊重客观历史,自觉提升史学素养,成为良史者。 安作璋结合自身治学历程,对“史家四长说”这一中国优秀史学理论遗产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强调,历史研究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这便是史识。这个正确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如何把握这一“史识”,安作璋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作指导,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随着时代发展,历史研究必然会产生一系列这样那样的理论,但我们始终不能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史学研究就必然要走入歧路。二是不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僵死的教条,到处乱套,而是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具体到秦汉史研究领域,就是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秦汉的历史实际相结合,以便探索出一条研究中国式的而不是希腊、罗马式的或其他形式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途径,这是学习研究秦汉史的最根本的途径。⑤他曾多次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学要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研究,这个原则不能有丝毫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安作璋治史先从秦汉经济史入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与指导。他在一次学术采访中就明言:“我研究秦汉史从经济史入手和当时我接受的新理论体系有关。当时我正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研究历史首先要从经济基础开始,这是第一个原因;再一个原因是农业经济在经济领域中是一个决定性的部门。恩格斯就说过,研究经济首先要从农业开始。古代经济基础的关键部门是农业,像中国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形成,基本上都是从农业开始的,因为中国是农业立国……所以说,历史研究要从经济基础入手,经济基础主要是在农业经济,这是我选择从农业经济史入手的原因。”⑥ 安作璋关于秦汉社会性质的讨论,其理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西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这篇长文,是其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秦汉历史的重要成果。该文通过分析毛泽东关于中国封建制度的几个基本特征,结合秦汉历史实际,得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即西汉应该是封建社会,但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来说,西汉还没有达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而只能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或形成时期。⑦诸如《班固与〈汉书〉》(后又有增订本《班固评传——一代良史》)、《秦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构成、特点和历史作用》等论著⑧,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所作的史学研究。前者,是对班固家世、生平,特别是他在中国史学上的贡献作了客观梳理、分析和研究,体现了一位研究者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后者,是对秦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构成、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客观分析了这一历史主体的历史作用,他在文末言道:“只有这样来认识秦汉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