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后汉书•东夷传》,《二十五史》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04页。 [2]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二十五史》第2卷,第104页。 [3]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二十五史》第2卷,第104页。 [4] 《宋书•倭国传》,《二十五史》第3卷,第271页。 [5] 《隋书•倭国传》,《二十五史》第5卷,第219页。 [6] 《隋书•倭国传》,《二十五史》第5卷,第219页。 [7] 《日本书纪》卷二十二,推古天皇十六年,秋八月条,黑板胜美编:《日本书纪》下卷,东京岩波书店1943年版,第134页。 [8] 《日本书纪》卷二十二,推古天皇十六年,秋八月条,黑板胜美编:《日本书纪》下卷,第134页。 [9] 《日本书纪》卷二十二,推古天皇十六年,秋八月条,黑板胜美编:《日本书纪》下卷,第134页。 [10] 尚钺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0页。 [11] 尚钺主编:《中国史纲要》,第150页。 [12] 杨正光:《中日关系简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13] 笹山晴生等编:《日本史史料集》,山川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4] 《明史日本传》,《二十五史》第10卷,第916页。 [15] 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9页。 [16] 王启宗:《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原因》,《大陆杂志》38卷,4期。 [17] 芝原拓目等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对外观》,岩波书店1988年版,第58页。 [18] 芝原拓目等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对外观》,第59页。 [19] 芝原拓目等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对外观》,第5页。 [20] 依田熹家:《战前日本与中国》,三省堂1976年版,第47页。 [21] 植田捷雄:《东洋外交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69年版,第154页。。对华出口总额,1899年是1893年的5倍多中村隆英:《两次大战间日本经济分析》,山川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22] 中村隆英:《两次大战间日本经济分析》,山川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23] 依田熹家:《战前日本与中国》,第46页。 [24] 植田捷雄:《东洋外交史》,第217页。 [25] 高桥幸八郎等编:《日本近代史要说》,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第206页。 [26] 有泽广巳监修:《昭和经济史》,日本经济新闻社1976年版,第5页。 [27] 有泽广巳监修:《昭和经济史》,第4页。 [28]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8卷,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475页。 [29] 隅谷三喜男:《昭和恐慌》,有斐阁1974年版,第132页。 [30] 日本国际政治学会:《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道路1满洲事变前夜》,朝日新闻社1963年版,第103页。 [31]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32]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85页。 [33]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28页。 [34]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27页。 [35]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66页。 [36]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28、50、40页。 [37]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53、55、95页。 [38] 张星星主编:《中国巨变》,第98页。 [39] 高桥龟吉:《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日本经济新闻社1975年版,第2页。 [40] 韩铁英主编:《列国志日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41] 韩铁英主编:《列国志日本》,第224页。 [42] 高桥龟吉:《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日本经济新闻社1975年版,第144页。 [43] 韩铁英主编:《列国志日本》,第227页。 [44] 杨正光主编:《当代中日关系四十年》,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45]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全国本部编:《日中友好运动史》,青年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 [46] 杨正光主编:《当代中日关系四十年》,第392、321页。 [47] 韩铁英主编:《列国志日本》,第315页。 [48] 刘天纯等:《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49] 韩铁英主编:《列国志日本》,第34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