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余论 “希腊”亦即希腊人居住之地。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此,随着“希腊人”的居住地的扩展或变更,随着说希腊语的居民的增多和“希腊人”内涵的变化,“希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有着不同的地理含义的。及至希腊大殖民运动以后,又形成一个近代学者所谓的“希腊世界”的地理概念,它与“希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人的心目中,“希腊”的地理范围也主要是指希腊大陆及其附近诸岛。这一点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表述得相当明确。[16]VI.86,VIII.130,IX.106 希腊人与皮拉斯基人的关系是古代希腊民族关系史的主轴。通过以上考辨,我们认为可以对希腊地区早期居民问题提出如下几点看法:第一,自新石器时代起,亚洲西部的居民以及部分非洲北部的居民通过逐渐迁移,定居于爱琴诸岛以及希腊半岛等地,开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间该地区先后进入青铜时代,社会组织发展到父权制时代。文明时代的希腊人泛称希腊半岛上的非希腊语的亚非移民及其后裔为皮拉斯基人,称岛屿上的亚洲移民及其后裔为卡里亚人或勒勒吉人。第二,大约自公元前3000年代末叶开始,操希腊语的部族由北方进入希腊半岛,逐步向皮拉斯基人居住的地区渗透和扩张。这是“希腊”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皮拉斯基亚“萎缩”的过程,是希腊大陆的第一次“希腊化”。第三,在希腊人三大分支中,最早由其故乡弗泰奥提斯南下的希腊人被称为伊奥尼亚人,他们大概又分为两小支,一支进入阿提卡,与当地居民融合而成为雅典人;另一支即所谓阿凯亚人,他们在伯罗奔尼撒北部、东北部取得优势地位。第四,希腊人开始向南扩展势力之时,该地区已普遍进入父权制社会,家族、氏族、胞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的权力继承关系,自然只能以男性世系为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传说中的那些希腊人的部族首领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以“入赘”或是以被“收养”的方式,跻身于当地上流社会,进而最终取得统治地位的。从表面上看,作为外来人的希腊人和原有的皮拉斯基人之间发生过合情合理的权力关系“嫁接”,而其实质上是反映了希腊人与当地人民族的融合过程。第五,爱琴海周边地区在人种、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总的来看是一个整体,以近代意义上的“东方”、“西方”观念来研究该地区的文明史,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皮拉斯基人”主要是西亚地区居民无数次向西移民的后裔,其文化也必然是西亚及北非文化长期融合、积淀的结果。“希腊人的到来”,是希腊及爱琴海地区居民相互融合的继续。一方面,部分皮拉斯基人学会了希腊语,接受了原始希腊人的文化,可以说是“希腊化”了;另一方面,新来的希腊人作为文化上相对落后的一方,大量吸收当地原有的文化成果,他们可以说是“皮拉斯基化”了。[16]I.50,51~53,171,V.58众所周知,希腊字母就是在腓尼基人字母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最早学会使用字母文字的恰恰是伊奥尼亚人。[16]V.58希腊语中的“海”(thalassa)、“雅典”(Athenai)都是非希腊语词汇。这是希腊人来自于北方内陆的一个重要佐证。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是非希腊人,迈锡尼文明主要的创造者,实际上就是希腊化的皮拉斯基人或者毋宁说是皮拉斯基化的希腊人。而他们正是那些在距今3000多年前跨海远征特洛伊壮举的创造者。[28]最后,在希腊人的三个分支中,伊奥尼亚人与皮拉斯基人接触、交往最早,文化水平最高,埃奥利斯人次之,多利斯人南下最迟,人数较多,势力较强,与当地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差距最大。因此,雅典人成为铁器时代希腊本土居民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支,雅典成为希腊文化中心,成为古典时代“希腊的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和以前的多次移民不同,多利斯人不是以和平“入赘”或被收养的方式,而是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在希腊取得优势地位的。随着多利斯人的南下,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居民尤其是与雅典的伊奥尼亚人同族的阿凯亚人不断涌入阿提卡,又从阿提卡向爱琴海彼岸即小亚细亚沿岸迁移。这也许就是古希腊人认为所有伊奥尼亚人都起源于雅典的主要原因。 通过考察“希腊人”与皮拉斯基人关系史,可以看到,希腊文化重心基本上是随着那些皮拉斯基化的希腊人(或希腊化的皮拉斯基人)的迁移而移动的。这就使得我们找到了科学而合理地阐释希腊历史上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为什么多利斯人南下、伊奥尼亚人被驱逐后,希腊本土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数百年之久的“黑暗时代”?为什么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英雄故事最先在小亚细亚的居民中流传?为什么希腊文化最早的中心出现在小亚细亚沿岸及其附近岛屿,而不是在希腊本土?在古典时代希腊世界,雅典最终走上海外扩张道路,形成了雅典帝国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争霸的格局,除现实政治的、经济的因素外,难道就没有民族的、历史的或传统的因素?⑤为什么同为农业国家的雅典,在文化上的贡献要比斯巴达大得多?更为重要的是,既然古代希腊文化的巨大成就是爱琴海周边诸民族长期积淀、碰撞、融合和创造的结果,那么,一种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流行的枉论“希腊的奇迹”的观点,难道不值得重新加以审视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