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战后英美在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伙伴关系(1945-1964)(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世界历史》 杭聪 参加讨论

    三 作为合作关键的私人资本
    如前所述,英美双方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却又争而不破,维系双方这种关系的原因何在?无疑,两国最高层的个人关系、相近的意识形态、类似的外部压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愿望等因素对两国政府间关系发挥着重要影响。然而,我们无法忽略战后资本主义新特点对英美关系的影响。
    在展开分析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资本主义新的时代特点。列宁曾说过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出现同私人垄断资本勾结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有学者提出“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逐渐过渡到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跨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8]不管是哪种垄断形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私人垄断性质。私人垄断资本不仅和国家政权的结合更紧密了,而且不同国家间垄断资产阶级的联合也更密切了。加强联系是为了赚取利润,而赚取利润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垄断和排他。联合是为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英美私人垄断资本间联合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塑造了美国政府同英国政府间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局面。因此,分析英国政府对美国私人资本的政策以及后者同英属殖民地诸多政治势力的关系就显得必要了。
    战后,美国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经济霸权的维系依赖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机制,前者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后者如控制中东石油生产的机制。前者国家处于前台位置,国家资本直接运作。后者国家在幕后发挥领导作用,私人资本属于运作的主体。经济霸权的运作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式。如中东石油生产便属于美国竭力直接控制的范围内,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品便处于间接控制的范围。
    受美国经济霸权维系方式的影响,私人资本的意愿在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美国跨国公司的活动中起基础作用,美国政府战略引导对公司的活动起到指向作用。由于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故而私人资本投资多集中于矿业资源开采。同中东的石油开发相比,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业资源的重要性更低,私人资本居于运作主导地位,美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更低。同西欧相比,投资种类不那么分散,尤其集中于矿业资源的开采,主要是资本密集型的大矿业寡头资本在发挥作用,利益更加趋同。
    如前所述,英国寄希望于殖民地资源巩固和发展英国的经济实力,缩小同美国的实力差距。英国希望借助美国资本开发自己的殖民地,美国官方贷款很少且大多投向稀缺性战略物资生产,惟有依赖美国私人投资。英国政府不得不配合美国私人资本进入殖民地。
    美国私人资本主要投资于两个方向,一是美国政府引导的战略物资开发,二是发展被英国政府禁止从美元区进口的轻工业制成品。[39]由于美国企业属意于快速获利的矿物开采,[40]英国政府只得放任美国矿业企业在英镑区内寻找新的开采点。[41]英国政府为美国企业提供殖民地经济信息,也同意美国官方组团赴英属殖民地调查经济信息,仅坚持限制美元兑换。[42]这点唯一的保留稍后也随1958年英镑自由兑换政策而消逝。
    美国私人资本主要通过购买整个英资企业或者部分股权的方式进入英属殖民地活动,以顺利获得当地政治力量的配合。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官员认为出于政治考虑,很难限制美国投资开采殖民地原材料,同时担心美国的政治影响会伴随经济渗透滚滚而来,并且担心战时难以利用美国企业生产的那些产品。因而,英国政府决定对美国私人资本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不制定针对美国资本输入的总体政策。[43]
    从史实来看,英国官员对紧随美资身后的美国政治影响渗透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1956年后,部分由于美国国内的种族形势,部分由于美国在这个地区日益增多的投资(特别在英属中非联邦),美国人日益增加了对东、中非形势的关注。[44]不管是艾森豪威尔政府还是肯尼迪政府这一点未曾变化。
    当时,英属中非联邦的矿业生产主要被两个矿业集团垄断。一个是英属南非公司控制下的英美公司集团(the Anglo American Corporation Group),一个是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the Rhodesian Selection Trust Group)。英美公司和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都有美国股份参股,后者受美国资本影响更大。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的日常经营由英籍人士罗纳德·普兰爵士(Sir Ronald Prain)负责。该公司的主要资本来自美国,重大决策受到母公司美国金属公司(The American Metal Company Limited of New York)总裁霍克希尔德(Hochschild)的影响。从1927年起,美国资本就在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掌握着它42.3%的股份[45]。这家美国公司在本土之外主要投资于非洲各地矿业,以获取美国市场所需的各种资源,战后更是乘美国政府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的东风大力发展在非洲的业务。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和英美政府高层以及当地政治力量保持紧密联系,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英属中非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影响。
    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同掌握中非联邦政府权力的白人移民政治集团保持密切的关系。在1955年,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将集团总部从北罗得西亚首府卢萨卡(Lusaka)搬迁到中非联邦的首都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建起奢侈的20层办公大楼,以显示对中非联邦的支持。此外,公司还同英属南非公司共同资助当地执政的白人政党,多年资助该党党务人员的薪金。[46]毫无疑问,矿业公司支持中非联邦,同时矿业公司不希望中非联邦成为自治领,那样会危及自己投资的安全性,在此方面公司更信任英国政府。这种态度的政治表现就是英国政府拒绝中非联邦成为自治领。
    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更希望通过英国政府来保证自己的投资安全,公司对英国政府的信任建立于自己同英国政界高层的联系之上。普兰长期担任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的总经理,出身于矿业经理人世家,早年曾和丘吉尔内阁殖民大臣李特尔顿共事,后同殖民大臣伦诺伊德-博伊德、殖民大臣麦克劳德和英联邦大臣霍姆保持密切联系,时任首相的麦克米伦到非洲巡视特意征询普兰意见。有感于比属刚果独立时对矿业生产的影响,普兰在同麦克米伦的谈话中表示支持扩大非洲人多数的政治地位,还声称准备在时机合适之时,招收更多的非洲工人以缓和民族主义者的要求,顺便实现其长久以来降低成本的夙愿。[47]北罗得西亚临近独立时,为保证本公司的投资环境,创造一个“温和”的继任政府,普兰积极要求英国政府给与新非洲人政府贷款。[48]上述表态同南非公司的要求高度一致。无疑,公司的态度影响了英国政府的决策。
    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还借助美国政治力量,影响新崛起的非洲民族主义者。1960年4月15日,霍克希尔德借助美国非洲协会(the African American Institute)的渠道同英属中非联邦非洲人领袖班达和卡翁达会面。霍克希尔德在同卡翁达交谈后,认为虽然他比班达在矿业特权方面的态度更强硬,但要比想象的温和。霍克希尔德竭力塑造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亲非洲人的形象,说明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的态度不仅是普兰个人观点的产物,而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结果。英属中非联邦领导人韦伦斯基怒火中烧地评价矿业公司的新动向:“当我看到我们的‘朋友’K.卡翁达被描述为温和人物,保持平静局势的困难便日益增加了。”在1961年5月,美国金属公司而非美国国务院安排卡翁达同肯尼迪总统会面,以及卡翁达同世界银行负责人会面,转化了世界银行对将要成立的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多数政府的融资态度。[49]由于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母公司在美国政府所享有的官方渠道,就不难理解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实行的策略同英国或殖民地政府政策之间的差异,说明它为何能够比英属南非公司更早地趋近非洲民族主义者争取殖民地独立后的主动。这一点或许便是两大公司集团最大的不同。
    在同英属中非联邦类似的地区,英美私人资本要面对的主要是当地政治力量,无论这股力量主要是白人移民还是非洲人,因而它们之间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面对当地社会的政治压力时,同一个区域内的西方企业,相互串通勾结,控制当地支柱产业,借助西方政府向当地政治力量施压。美国私人资本多采用股份形式与英国私人资本结合。这些资本混合型公司在面对殖民地人民的要求时既可以策动英国政府也能动员美国政府对殖民地局势施加影响。因而,美国政府配合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允许甚至鼓励英国政治、军事权利的继续存在。当1959-1963年英国殖民统治瓦解时,英国政府在除刚果以外的地区充分照顾美国私人资本的利益,美国政府政策的特征是同英国紧密合作,并没有对英国的殖民政策进行多少直接的干预。[50]
    英美经济合作片面偏重矿业领域造成英属撒哈拉以南地区单一经济现象更为突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当地经济,培育出一个积极参与反殖民运动的工人阶级,加速了非殖民化进程。
    上述历史现象还告诉我们双方私人资本之间的密切合作是英美经济合作的深层原因。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放弃国家层面的竞争,同时各个集团又拥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所以,英美关系才会呈现出合作为主冲突为辅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