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面临深陷中国大陆战场,同时又不得不应对美英等国压力的困难局面。但尽管在战时兵员紧张、国内劳动力紧缺的形势下,日本政府依然坚持实施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政策计划,足见其移民侵略政策的战略性、特殊性与计划性。1937年7月,日本关东军制订了《满洲国中药产业统治法案》,提出了“产业开发、北边振兴、开拓移民”的三大“国策”。“满洲国产业部次长”岸信介公然主张,“通过经济统制,每年满洲国要向关东军提供2900万吨煤炭、150万吨铁钢、1000万吨粮食,为此,必须要收买满洲国的可耕作土地的四分之一,即1000万公顷的农地”[16]27,由此开启了大规模的掠夺中国东北土地的侵略活动。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不仅与日本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动相联系,也同日本与苏联关系的变化、同东北地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形势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军事形势变化相呼应。在伪满档案中,对此有明确的说明:“以支那事变(七七事变)为转机,苏联对中共东北党(军)之谍报谋略工作明显加强,从过去一年(1937年)由许多证据可以看清。另外,在此期间可以认为从苏联方面(哈府军司令部)对中共东北党(军)之策动支援,已达到相当顽强且深刻之程度”[17]4。因而,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的移民侵略带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是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同步进行的。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武装移民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目标,重点在于满足“整治治安不良”的东北占领初期的军事与政治统治的需要,把日本移民作为“治安维持协力者”进行组织和利用。从1932年至1936年日本政府进行的五次武装移民,基本上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即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巩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军事占领。从“屯田兵”、“屯垦军”、“特别移民”等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日本移民侵略的基本性质和任务。1937年以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进入了“国策移民”阶段,不仅移民的募集由原来的以“在乡军人”为主向一般农民为主转变,日本移民政策的指导思想也发生变化,转向利用移民对东北进行殖民统治,把东北变成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甚至使之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日本移民的作用从“狭义的国防机能”转变为“广义的国防机能”,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日本“开拓团”的大量移入,本身就具有建设“活人堡垒”工程的使命。“百万户移民计划”的目标绝大部分都是部署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区和漫长的中苏边境地区。为了强化“开拓团”的军事功能,1938年以后日本把向中国东北派遣“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作为“充实满洲国防的第二线”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重要警备力量。通过移民“开拓团”的统治,日本对中国东北殖民侵略扩张的军事色彩被建设“五族协和”的和平假象所掩饰,“开拓团”部分代行了日本关东军在平时的军事统治职能,在战事紧张时又直接变成了日本侵略军的预备队和别动队。军“民”同时向中国东北推进,在战事压力小的时候,便以武装移民为主,军队为辅;战事紧张时,军队为主,移民转换为军事预备队和辅助力量。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研究成果证明了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事实”[18]10。因此,“移民团”向“开拓团”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名称变化,它不仅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扩张的本质特征,更体现出一种对华侵略战略上的调整和殖民统治政策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