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唐晓辉:根据地救灾为抗战胜利提供保障(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唐晓辉 参加讨论

    通过救灾进行社会改造
    中共通过灾荒救治对根据地民众和社会进行了有效改造。全面抗战前,陕甘宁边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二流子”多达数万人,“他们不仅不事生产,还偷谷子,盗糜子,偷驴盗马,妨害别人生产”,“甚至造谣生事,勾结坏人,暗藏奸细,破坏农村治安,违反政府命令”,对边区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构成巨大威胁,对中共在乡村的社会动员和控制力带来严峻挑战。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利用大生产运动的有利时机,发起了改造“二流子”的运动,通过群众评议划定“二流子”、由区乡干部负责包干改造、给“二流子”分配土地、强制他们参加生产等方式,对“二流子”进行改造。到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共改造“二流子”2万余人,对改变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大生产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从1942年冬天起,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妇女纺织运动。这不仅是重要的生产救灾措施之一,而且成为全面抗战以来中共领导的妇女运动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8月,仅晋察冀边区的易县、龙华、满城等12县,从事纺织的妇女达到38983人。1944年6月底,太岳区参加纺织运动的妇女达7万余人。各根据地通过组织妇女参加以纺织为核心的生产救灾运动,不仅帮助很多家庭度过了荒年,而且改善了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上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促进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由于受到迷信思想的影响,很多老百姓认为蝗虫是“神虫”,不能打,越打越多。当蝗虫渐趋成灾时,他们就在田间地头进行祭拜,或者搭台唱戏酬谢神灵,有的地方还举行抬“蚂蚱老爷”神位游街的仪式,祈神显灵。但是,蝗虫仍然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太行区数十万亩农田的禾苗被很快吃光。太行根据地党员干部运用事实教育、树立模范、口号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终于使根据地民众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发生变化,先后有上千万人次参加灭蝗运动。林北县在组织打蝗的初期,几个巫婆主张祭拜蝗虫,叩头烧香,遍地插旗,装神弄鬼,希冀以这种方式消灭蝗虫。为了揭穿巫婆的骗人把戏,党员干部就约巫婆进行比赛,一边是打,一边是“祭”,比一比谁的方法有效。就这样,当着群众的面揭穿了巫婆的把戏。第二天,参加打蝗的人数就增加了三分之一。太行区组织的大规模剿蝗运动,不仅使根据地摆脱了蝗虫的肆虐,而且打破了人们视蝗虫为“神虫”并对其顶礼膜拜的迷信思想,有的地方还把蝗虫变成救灾代食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