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建设协会与民国现代农建的肇兴(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 杜慧 参加讨论

    二、中国建设协会的农建主张及效应
    自北伐告成后,国民政府即“励精图治,埋头建设”,“集中所有国力,努力向工业建设之途迈进”(唐崇礼:《抗战建国中之工业建设问题》,《科学世界》第9卷第2期,1940年,第4页)。在中国建设协会看来,中国建设之首要,应借振兴农业“以供给人民衣食的需要”;次则“以其剩余供给工业上的原料,使由手工工业渐进而为机器工业,由家庭工业渐进而为工厂工业”。而振兴农业之法,诸如兴办水利,改进种子、农具、肥料,“设立农民银行,提倡农民合作,利便农产运输”等,在在必倚现代科学为“进化之阶”,必倚现代工业为“致用之具”(石瑛:《最近中国建设状况及其注意之点》,《中国建设》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第5页)。因此,异于传统农建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趋向在其农建主张中昭然可睹,现扼举其要以窥一斑。
    1.农业技术科学化
    “农业建设,不但离不开科学,且必须科学化。”近代以来,中国农民狃于习尚,安故蹈常,绝少引用近世科学方法,以致传统农业“尚有许多地方,不合科学原理”,与现代化建设需求颇多疏离,且日现衰败之景况。欲挽其弊而起其衰,唯有将这极低下的农业技术提高,引入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水利,以增加水源;选择良种,以抗病抗旱;研究土壤,以配合肥料”,推而广之方可奏效(田中忠夫著,刘寿浦译:《中国农业之电气化》,《社会杂志》第1卷第1期,1931年,第2页)。“农业发达之原理,不外乎试验,教育,与推广三者。”中国建设协会主张:针对各地实际,设立农业试验场及农业学校,合农事试验与农学教育为一体,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科学改进与推广(刘和:《农业建设的我见》,《中国建设》第1卷第6期,1930年6月,第11~13页);同时利用现代化学工艺在中国设立肥料制造厂,结合各地土壤、气候、作物等实际情况,生产所需之化肥,因地施肥以增地力(刘和:《农业建设的我见》,《中国建设》第1卷第6期,1930年6月,第10、14页);并须引用近世科学灌溉方法及设备筹办模范灌溉区,以推行电力灌溉,实现灌溉设施机械化(张自立:《我国灌溉问题及建设委员会关于灌溉事业之工作》,《中国建设》第1卷第5期,1930年,第3页)。
    2.农业耕作机械化
    我国农民“对于耕种田地,向来多用人力和牛力,所做的工作,不但缓慢,更难均匀,作物的产量,也难达到最高的一点”(张固:《农业改良与农村教育》,《浙江省建设月刊》第8卷第6期,1934年12月,第29页)。故在“农政”、“农学”而外,“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农业政策》,国民图书出版社1940年版,第14页)。自实行电力机械灌溉后,机械化对于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已广而周知,但“农业耕作要应用机械,必须实行集体化,否则,分散零星的小农场上,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机器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文瀛:《农业建设与工业化》,《陕行汇刊》第8卷第5期,1944年,第15页)。因此,中国建设协会特别提倡“移民垦荒”广拓耕地,以便推行机械化耕作(《中国建设》“农业专号”主编张范村将此举列为发展农业之首要办法)。为制造切合中国农业需要的现代农器起见,中国建设协会主张将旧式农具“依据科学原理,并参照各国新式农器,加以改进”,将兵工厂用作制造农具及农用机械之场所(陈有丰:《农器厂之重要及其设立计划》,《中国建设》第1卷第6期,1930年6月,第5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