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建设协会对民国现代农建之反思及贡献 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的现代建设中,中国农业之衰退依然如故,农耕愈来愈无法维持生活,农民不得不弃田逃亡。“贫农佃农,弱者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富有中产者,则举其资金,迁入都市,农产现金,尽量流出,而成都市资本过剩之弊”(陈国钧:《复兴农村之我见》,《中国建设》第9卷第6期,1934年6月,第3页)。然在工业并不发达之中国,离开农村之农民游离于外而无所适从,因其所至之都市,并不需要此种劳工,以致“失业问题,日臻严重”,“国民之购买力亦随之降低,市面顿呈萎靡不振之象,工商业亦趋于停顿,国民经济自然衰落”(董汝舟:《乡村破坏与乡村建设》,《中国建设》第9卷第6期,1934年6月,第9页)。 治病当及其根,不求所以治病之由,即无法谋治病之方;欲求农业危机之根本解决,必先了然危机之根源所在。对此,中国建设协会曾做过深刻反思与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见解:农业危机并非一朝一夕所致,而是近代以来中国倚重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路向,所造成的城乡对立矛盾发展态势的历史积聚。所以唯有将现代化建设之重心扶正,挽回乖离之势,才是真正使中国建设持久深入进展的根本大计。 近代以来,农业与手工业连结之纽带既已冲断,农业受制于商品与资本之支配,造就都市的繁荣与农村对立(姜庆湘:《当前中国都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中国建设》第5卷第3期,1947年12月,第8页)。受城市工商业的剥削,本该投入农业生产的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民或以田亩荒芜,或以农产落价,致收入减少,而其实用必需未能尽减,仍须求之于市。乡间富户,或以匪患迁徙城市,或以农产失败,不再投资田亩,乡间储蓄,逐渐向城市推移”(余铎:《怎样去改进江西农村》,《农村》第1卷第1期,1933年11月15日,第53页)。又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特殊处境,西方国家为转移经济危机,将大批农产运进中国,以致流入都市之“农村金融”“更由都市流失于外国,一去不返,农村日益枯竭”(蓝梦九:《农村复兴之路》,《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47页)。在农业不断受工业剥削走向没落的同时,亦形成工业发达前途的陷阱,终致“全国工商,一蹶不振,产业崩溃,金融停滞,国家前途,将有不堪言状矣”(李铸九:《复兴农村与改良农业琐话》,《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95页)。 尤其是在抗战期间,“都市方面对于农村的剥削管制程度,反比以往任何时期要来得更为严重”。抗战结束后,“政府曾经一度下令停续办田赋征实征借,但不久即因内战扩大,军需公粮需要迫切,而又重行宣布恢复”。“田赋之外,战后对农村的剥削,依然还有通货膨胀、各种摊派以及征夫等项”(姜庆湘:《当前中国都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中国建设》第5卷第3期,1947年12月,第10页),在所有这些经济的或超经济的重重剥削之下,农业衰落自属必然结果;农民生活的长期贫困化,更是一个无容否认的事实。 “历史上任何形态的社会,都有其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当这个最下层的物质基础,一旦开始瓦解,或走向崩溃的末路之时,原来那一套陈旧的社会制度,或文化生活,亦必步其后尘,相继走上土崩瓦解的绝境。这是一个无法抵抗的历史发展定律。”(江心夫:《经济崩溃与社会崩溃》,《中国建设》第7卷第6期,1949年3月,第29页)中国国民经济之根基本在农村,但近代以来中国“都市发展的事实,恰恰是破坏农村的”(周谷城:《中国社会之变化》,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81页),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冲断了传统时代城乡、工农之间固有的连结纽带,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基本依循“以工业领导农业,以都市支配农村”的方向展开,“大都市作了病态的繁荣”的另一极则是“农村相继破产”(蓝梦九:《农村复兴之路》,《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47、45页),都市与农村的经济对立关系,日趋尖锐紧张,使原已极其支离破碎的农村愈加迅速走向崩溃的深渊。 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固应将大规模现代工业作为经济建设之最终鹄的,但决不能因此而牺牲农业。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般主张工业化者,多矫枉过正,以为农业至不重要”(翟克:《中国农业建设之基本问题》,《中国建设》第4卷第2期,1947年5月,第15页);抑或虽也主张建设农业,但其出发点与立足点依然在发展工业上。直至40年代,在日益凸显的农业及农村危机触动下,中国建设协会开始反思已往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向之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一系列旨在谋求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相偕共进的农建主张。不可否认,这些主张确是希望从根基上来解决中国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真正以求振兴农业、复兴农村的长远之图,而对此后的农建亦起到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然在整个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他们只是参与建设的社会力量之一,虽曾对国民政府时期的现代农建的肇兴有所促动,但其对农业建设乃至于整个国家建设路向的影响力实是有限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