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4页。 ②参见[美]埃德加·斯诺著、胡为雄译:《漫长的革命——紫禁城上话中国》,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③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少年》第6号,1922年12月15日。 ④参见张太原:《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为叙述的完整性,本文采用了该文的一些论述。 ⑤桑兵:《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⑥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努力周报》第2期,1922年5月14日。 ⑦参见胡适:《国际的中国》,《努力周报》第22期,1922年10月1日。 ⑧参见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388页。 ⑨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⑩参见《瞿秋白信一通》,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41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59—162页。 (11)陈独秀:《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寸铁(六)》,《前锋》第1期,1923年7月1日。 (12)张申府:《胡适等之政治主张与我们》,《少年》第2号,1922年9月1日。 (13)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向导》周报第2期,1922年9月20日。 (14)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少年》第6号,1922年12月15日。 (15)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6)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7)《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18)周恩来:《我们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意见》,《解放》周刊第1卷第2期,1937年5月1日。 (19)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237号,1937年6月6日。 (20)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5—346页。 (2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661页。 (23)《独立评论》第237号,1937年6月6日。该文最后有一个注解,说这个讨论可以参看“西安寄来《我们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意见》”。由此可断定,陶希圣的文章是由胡适约请写的。 (24)张东荪:《评共产党宣言并论全国大合作》,《自由评论》第10期,1936年2月。 (25)陶希圣:《不党者的力量》,《独立评论》第242号,1937年7月11日。 (26)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第703、704页。 (27)龚育之:《党史札记:龚育之近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28)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六)》,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092—2093页。 (2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30)胡适:《胡适全集》第3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胡适判断“此文是奉令发表的”。 (31)胡适:《胡适全集》第34卷,第58页。 (3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3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574页。 (34)参见唐弢:《春天的怀念——为人民政协四十年征文作》,《唐弢文集》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3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第354—355页。 (36)《周恩来传(1898—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9页。 (37)参见龚育之:《胡绳晚年论胡适》,《龚育之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页。 (38)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第48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