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王国维经学路向与新史学之构建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学术月刊》2013年11期 王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王国维新史学的根基深植于传统之上,它是一种继承中的创造,以经学为起点,史学为归宿。当王国维从辛亥年开始经史转向后,对于经学及附于经学之上的小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它们被王氏视为学术之根柢,“发温经之兴”成为了新的学术起点。从此,在经学方面,王国维开始由经宋学走向了汉学派;由演绎经学典籍中的哲思,走向了以考订为主;由不遵经学家法到逐步深入乾嘉堂奥。但是,以乾嘉为学术基础的王国维,在经学研习中并不轻视宋学,而是汉宋并重。从近代学术转型的大背景下看王国维的学术,它是一种新材料与新问题下的新发展。
    关 键 词:王国维 经学 新史学 学术转型
    作者简介:王刚(1971-),男,江西省南昌市人,历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学术史、古代思想与文化等研究。
     
    王国维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开创性地位,历来为学界所公认。尤其自辛亥年后,他转治经史之学,以“二重证据”之法董理古代资料,被奉为“新史学的开山”①。王国维的史学以考订见长,长期以来被视为新史家中的考证派巨子。②众所周知,考证之学兴盛于清,就时间而言,以乾嘉时代为高峰期;从内容来说,以释经为主。所以,王国维的史学成就与传统学术,尤其是经学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他的很多成果正是在清代经学家的基础上推进产生的。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以王氏的经学路向为切入点,观察在其新史学的构建中,这一传统学术因素占据何等地位,对于王氏的学术发展起到何等作用,以至于如何转化为新的学术资源。并希冀通过这一个案的探讨,更深切地观察和体会近代学术转型中的知识理路及学科范式的转换。
    一 王国维学术转向中的经学面貌
    在王国维的一生中,曾发生多次学术转向,王氏弟子徐中舒将他的“为学次第”分为四个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次转向,此期进入了王氏的学术“自创时代”,“成从古未有之盛。”③王国维为人所称道的史学成就,就完成于这一时段,并且伴随着王氏的经学大转型而来。
    这一关键期起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国维随罗振玉寓居日本京都,开始致力于古史研究,此后日渐享誉学坛,直至1927年投湖殒命。在这一时期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日本的五年。在王国维1916年返国前的四五年间,他在此地一直沉潜于经史、小学之中,笔耕甚勤,为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国维曾追忆道:“自辛亥十月寓居京都,至是已五度岁。实计在京都四岁余。此四年中,生活在一生中最为简单,惟学问变化滋甚。”④“变化滋甚”中最引人注目处,当数为了古史研究的深入,开始系统地研习经学和小学,尤其是认真研读《十三经注疏》。在1913年3月给缪荃孙的信中,王国维表示:“日读《注疏》一卷,拟自‘三礼’始,以及他经,期以不间断,不知能持久否?”11月,他再次提及此事,说道:“今年发温经之兴,将《三礼注疏》圈点一过。”⑤
    辛亥前的王国维,学术兴趣主要在哲学和文学上,经学不是他的研习重点,三十岁时,他对自己早年的学习经历作过如下的回顾:
    (小时)家有书五六箧,除《十三经注疏》为儿时所不喜外,其余晚自塾归,每泛览焉。十六岁时,见友人读《汉书》而悦之,乃以幼时所储蓄之岁朝钱万,购前四史于杭州,是为平生读书之始。时方治举业,又以其间学骈文、散文,用力不专,略能形似而已。未几而有甲午之役,始知世尚有所谓学者。⑥从“不喜《十三经注疏》”到“发温经之兴”,对于一代学术大师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被“不喜《十三经注疏》”这样的自白所牵引,学界多忽略王氏辛亥前的经学或国学修养,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王氏到日本后才真正开始这一领域的学习。有学者这样评说道:“王国维治国学,时间很短(连学带干才十六年),但成绩很大。”⑦此处所论及的国学就是经史之学,“十六年”指的是辛亥后王国维三十六岁至五十一岁离世这一时段。王氏早已言明,少年时购“前四史”为“生平读书之始”,那么,这里所谓“连学带干”的国学应是刨除了史部之学的经学,及附之于经学之上的小学了。然而,如果三十六岁时才开始研习艰深晦涩的经学,无论怎么天才,也无论如何勤奋地“连学带干”,要取得如此震烁古今的成就,都是不可想象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理解研习经学与《十三经注疏》的关系。
    《十三经注疏》无疑是经学研究的基本典籍。尤其是清代汉学,正是在注疏文本上得以发展建立,一系列师法、家法的知识基础肇基于此。然而,通往经学之路并非仅此一途,王国维少时治举业,对于经学的另一支——经宋学的“四书五经”系统当不陌生。在早年的哲学及文学研究中,他引经据典,经文文字信手拈来,在论述中国哲学问题时,如在《论性》、《释理》、《原命》等文章中,宋儒的经说也往往可见。“发温经之兴”,其实已经说明,这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研究,而不是从头开始的学习。换言之,王国维虽在少时“不喜《十三经注疏》”,但并非意味着他不熟悉经学,再说这套书他至少已翻阅一过,倘使束书不观,不喜之感何来呢?所以,对于这类典籍他从来不曾陌生,只是对于《注疏》尚未下力而已。他曾对人说:“维于经说、小学素乏根柢,赴东以后始致力于此。”⑧此处需引起注意的是,王氏所言“素乏根柢”的不是经学,只是“经说”,主要是汉唐之后的经疏。在《周礼注疏》读毕后,他曾在《注疏》本上做一跋语:“此时注意于疏,而于经注反觉茫然。”⑨换言之,以前的王国维曾注意于经文经注,而忽略了疏,由此可见,王国维读《十三经注疏》,是有选择性地“补课”,即在对经文了然于胸的前提下,关注于经说,为此后的学术研究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而非全体茫然,从头来过。由此完全可以说,辛亥前的王国维虽不侧重经学研究,不遵从清学传统路数,但对经学的了解是充分而足够的。转向后,王国维更加苦心研经,为此后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温经”成为了学术新起点,“温经”后的王国维在学术上有了极其明显的变化。
    就经学典籍的研读来说,转向前的王国维对于阐发义理的《周易》、《中庸》等颇为倾心,“温经”之后,最关注的典籍成了“三礼”(《仪礼》、《周礼》、《礼记》)及《尚书》,“温经”即从“三礼”的研读开始。王氏希望借此以探明古代制度,为古史研究打下第一块基石。就经史的研读成绩来说,转向后的王国维最大的学术贡献当在古史新证,提出了为后世所称道的“二重证据法”,在这种地上、地下资料的交互论证中,甲骨、金文的释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王氏的古文字学成绩倍加推崇,许多人将其视为王国维学术研究的基点。如有学者曾这样评价道:“王国维的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史的研究,而古史研究的出发点在古文字学,其立足点在小学。”⑩
    众所周知,在传统学术中,小学是附于经学之下的一门学问,为治经的利器及途径。罗振玉、王国维则将小学推进为了古文字之学,二者实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而,从传统学术的视角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将王氏的小学及古文字学的研究,看作其经学研究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无论是小学还是古文字学,都是治经史之学的工具。王国维非常明了它的重要性,所以在读“三礼”《注疏》的同时,开始研读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加上不时向罗振玉请教古文字学,(11)此路一通,学术精进。但是王国维也很明白,文字学只是工具,是释经考史所必需,他曾说:“比年以来,拟专治三代之学,因先治古文字学……(小学及古文字学)其有益于释经,固不下木简之有益于史也。”(12)这句话清楚地点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先治古文字学”,是为经史之学的三代研究做准备;二是这种治学工具“有益于释经”。从一定程度上说,研习文字学,就是治经的需要,在一封给日本学者的信中,更清楚地点明了这一想法:“近年治礼,旁及古文字。”(13)所谓“旁及”,正说明了这种研究是为了解决经学研读的需要,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文字之学与王国维的经学研究都息息相关,它由经学研究引出,为经史考订服务。
    在署名罗振玉,实则王国维自撰的《观堂集林》序中,(14)曾这样总结王氏的研究目标:“盖君之学,实由文字声韵以考古代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自兹以往,固将揖伏生、申公而与之同游。”此段文字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一、王国维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考订古史中典章制度的创设及其原因,即所谓“古代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二、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以“文字声韵”的小学功夫为基础。三、这种研究的成效当与西汉传经的伏胜、申培等同,即恢复经学典籍的真实面貌,而不是简单的注释阐发。毋庸置疑,以上三点都必须扎根于深厚的经学基础之上。所以,经史转向后的王国维特别看重经学(包括小学)水平的提升,在日本的“温经”及各种研习,皆为此而发。在他看来,经学是学术的根基所在,他必须尽力补上这一学术短板,否则将难有所成。总之,随着经学在王国维学术中基础性地位的确立,它逐渐由边缘转入了核心地带,成为了所谓的“根柢”之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