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觉与自信 □吴新文 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规定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所以称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味着“社会主义”在此决非可有可无的粉饰或点缀,而是表明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事实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近代史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对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价值观层面进行的概括和提炼,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观展开,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建构和引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觉和自信。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表现出了比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更为高远的价值关怀。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也承认包括价值观在内的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对前者的巨大反作用,承认价值观对于个人、阶级或集团的积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使命、职责、任务、理想”或者是“关于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某一被压迫阶级的革命任务的观念”,或者是“对个人、阶级、民族随时都必须通过某种完全确定的活动去巩固自己地位的这种必要性的有意识的表达”。马恩所说的“使命、职责、任务、理想”,不过是个人、阶级或集团的价值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注重从价值理想的层面筹划未来中国的愿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宣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多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中,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向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国家和社会建设纲领,“社会主义”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旗帜,毛泽东提出判断人民言论和行动正确与否的“六个有利于”标准,提出国家层面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其价值取向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核心价值观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或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其占主导地位的团体或人群的价值观共识,是政治共同体成熟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明确宣示:中国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任何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过去6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的价值观自觉,而且意味着对现在和将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观自信。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领导意志、执政能力和道义基础。 当代中国是一个由文明-国家、政党-国家与民族-国家糅合而成的复杂大国,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社会。在这样一个国家和社会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必须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多”中守“一”,在“分”中求“合”,在“散”中促“聚”,在“变”中知“常”,才能收放自如、进退有据,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今世界,还存在着不同价值观体系的碰撞、竞争和较量,一些国家或集团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使别人俯首帖耳,纳入自己的轨道。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抛出一套所谓“普世价值”,居高临下地对别国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不遗余力地进行价值观打压和围剿。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他们发动的“价值观战争”的主要目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亮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转化为价值观自信,是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必要举措。 当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只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自觉和自信固然重要,使其“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样重要。目前,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体系,落实于公共政策和法律规章,体现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激发,也是约束。只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中国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正大之路。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