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明代中国的历史定位与研究视野(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史研究动态》 赵现海 参加讨论

    万明《整体视野下丝绸之路的思考——以明代南方丝绸之路为中心》(《中华文史论坛》第9期)提出“整体视野下丝绸之路”的概念,以审视明代丝绸之路与全球一体化的内在关联。陈尚胜《朝贡制度与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以16—19世纪的明清王朝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从理论上进一步质疑了费正清提出的“朝贡制度”,指出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应称“封贡体系”较为周全。封贡关系的要义在于“事大”与“字小”。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知识产权出版社)指出中国传统朝贡体制以“怀柔远夷”为主题;面对欧洲人的东来,中国开启了朝贡体制中“保持自主性”的实践。李焯然《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讨论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宗教信仰、中华典籍在东亚世界的互动与传播。沈定平《“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商务印书馆)提出从世界史的视角研究明清史,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是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学东传促进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中学西传促进了西欧的启蒙运动。
    七、结论
    从以上所述来看,政治史、经济史依然是明史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经济史依然是在理论思考、框架建构上,最为自觉地与西方话语体系进行对话的研究领域。边疆研究则开始发力,劲头甚猛,这既与国外边疆研究热潮的兴起有关,也与当前中国边疆治理存在诸多问题与隐患有关。另外,对外关系史的研究,由于借鉴西方史学方法,开始更多地从东亚史,乃至世界史的视野出发,也开始进一步走向深入与宏观。与之相比,近年来思想、社会、文化的研究,在一度兴盛之后,显得较为冷寂。
    未来的明史研究,应在充分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对同行的研究进行充分借鉴与批评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史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理论与视角,对明代在中国历史,东亚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之地位,进行更为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从而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比如蒙古帝国解体后,欧亚大陆各文明在恢复自身民族本位的同时,对于蒙古因素都有所吸收,历史现象从而在更为纷繁复杂的同时,也预示着文明的整合与历史的发展。因此,君主专制的加强、宗教地位的下降、民族文化的复兴、对外交流的扩展、疆域的开拓,都是这一时期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共同特征。因此,对于明代的相关研究,可以从欧亚大陆的视野出发,审视这一时期中国历史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本文发表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