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任何一种学术要得到发展,人才是第一位重要的,至于学脉的传承、光大,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了。侯外庐在20世纪80年代伊始,发表了一篇题为《怎样造就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文章,阐述了他的独到的人才培养观,今天读来,颇使人感到振奋。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认为,科学人才的培养,除了大家熟知的要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和大运动量以外,还有几点要考虑。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出成果出人才,要注意下述四条原则。”(25)侯外庐首先把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要求作了概括,其中“大运动量”似是从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方法那里“借用”的术语,按我的理解就是“压担子”,使之有一种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这一般性的要求之外,侯外庐提出了四条原则,一是“‘热处理’,就是要趁热打铁”;二是“要注意‘文章、考核、义理’”;三是“注意培养尖子,不能搞平均主义”;四是“发扬民主精神”。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科带头人,想必对这四条原则都会感到有兴趣的,而其中有的“原则”如“注意培养尖子”,可能是人们大多讳言的。这里,我们不妨多了解一下第一条和第三条原则,以窥侯外庐的教育思想。 什么是“热处理”?侯外庐这样写道: “热处理”,就是要趁热打铁。对科研人员的培养要以“热处理”为主,即是说,一方面从难从严;一方面多加鼓励表扬,热情帮助。二者是不矛盾的。青年同志拿来一篇文稿,要给予具体指导,指出其可取之处,然后鼓励他进一步写好,要使他有信心,充分发扬他的积极性,不是给他泼冷水。以前,我对青年同志写的文章,初稿、二稿,一直到清样,我都要看过。培养一个青年不那么容易,是要花一番苦心和热心的。从这一段文字中,从它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个老师、一位长者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及其浇注的心血!现在人们常常会讲到“爱”,我看这种“热处理”就是一种“爱”。同时,从这里,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位思想史研究的大家和一位认真而仔细的老师之间,其实并无明显的界限。 关于“注意培养尖子”,侯外庐坦言: 注意培养尖子,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通过尖子来带动其他同志。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尖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谁走在科研工作前头,谁就成为尖子。每个同志都可能成为尖子。在某一方面走在前头,就成为某一方面的尖子。对于青年要注意他的“生长点”,发挥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其“生长点”,发展起来就成为专长。读了这一段关于“尖子”的理论,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第一,“尖子”有“带动”的作用;第二,“尖子”是可变的;第三,“尖子”是多样的;第四,“生长点”可能“成为专长”。用这种辩证的观点和教育理念来看待“尖子”和“培养尖子”,人们大可不必讳言而应积极赞同并身体力行。 侯外庐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和实践表明,不论在上述两条原则方面,还是在“文章、考核(考据)、义理”与“发扬民主精神”方面,都是行之有效、硕果累累。1960年在《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署名为“诸青”的几位青年学者,有的早已卓然名家;不仅如此,在侯外庐的再传弟子中也不乏知名学者,成为当今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中坚力量。事实证明,侯外庐的人才培养思想的丰富内涵,在学科建设上尤其是学术队伍建设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说到学科建设,它在很大程度上同教学改革相联系。侯外庐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正是构成他关于历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教学改革方面,侯外庐既有理论的阐发,又有实践的成果。他在1951年2月17日《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专刊第1号上发表的《〈实践论〉是历史教学的最高依据》一文,是他的理论阐发,而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系主任时实行的教学改革,则是他新的实践的起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