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仍健在的潭门镇石宛村南沙老渔民麦兴铣收藏的《麦氏家谱》中记载:“四十七世俞文次子声香妣王氏”:“考生卯辛年十月十九日未时去东海(西沙)卒,咸丰五年四月初五卜葬港门坡与俞昌公同矿。” 这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乃至生命书写的《更路簿》,准确性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当有了航海地图的若干年之后,许多船长依然靠《更路簿》外加罗盘航海。 如今,被发现的《更路簿》有10余个版本的抄本,包括苏德柳《更路簿》、彭正楷《更路簿》、郁玉清《定罗经针位》、陈永芹《西南沙更簿》、林鸿锦《更路簿》、王国昌《顺风得利》、麦兴铣《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李根深《东海北海更路簿》、许洪福《更路簿》、卢洪兰《更路簿》、李魁茂《更路簿》、蒙全洲《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 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手抄本,里面每一个字都一笔一画书写得认真工整,仿佛是一种仪式,在祭祀先辈。 据考证,《更路簿》大致形成于明末清初。渔民手中流传的《更路簿》全部都是手抄本。现存的《更路簿》约成书于清代康熙末年,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那个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中国渔民不惧惊涛骇浪,闯荡南海海域,用生命和智慧换取殷实的生活。 中国人自古经略南海的见证 在潭门镇街上,几家店铺叫卖着唐冠螺、凤尾螺、万宝螺、龙虾、海参、鲍鱼……这些在今天看来依旧珍贵的海产品,都与千里之外的南海有关,都与《更路簿》有关。 至今仍健在的老船员苏承芬介绍自己是1948年上船,当时的目的地,就是南洋。“行船南海,最大的收获就是海参和马蹄螺,在船上或者礁盘上晒干,再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然后换煤油、布和轮胎回来。”说起航海的日子,老人滔滔不绝。 南海盛产海参、海龟、马蹄螺等稀有珍贵的海产品。特别是马蹄螺,因螺壳珍珠粉质量高,可作高级油漆原料和纽扣,清末以后,英、日等国大量需求。从那时起,南沙群岛的马蹄螺开始被大量采集,行销国际市场。正常年景,一个季节一条渔船可赚五六千银元,这让渔民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