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经营南沙的渔民之中,海南岛文昌县的黄学校赫赫有名,在海南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成功典范。这位清末民初的海南船王,白手起家,从小船员做到大船东,继而拥有自己的船队。一次,黄学校将南沙出产的蚝干及鱼翅等海味运到新加坡出售,偶见在海南人黄卓如经办的“九八行”(即经纪行)里来自印度洋的马蹄螺,每百斤值光洋100多元。他便问黄卓如,如他再运一些马蹄螺来还收不收?黄卓如回答,运多少,收多少。自此以后,黄学校开始经营南沙的马蹄螺。当时,黄学校有船3条,每年售马蹄螺一次可获3万银元左右。黄学校因此发了财。 正是《更路簿》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致富的航道。中国渔民通过千百年来的路线记载、对比研究,逐步固定下便于海上作业的“最佳路线”。彭正楷版本的《更路簿》记载有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29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7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其生产作业范围甚至达到了东南亚的纳吐纳群岛和潮满岛。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早在明代就已经成为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了。 随着《更路簿》的不断完善,海南渔民更加游刃有余地航行在恶浪险滩之中,不仅开辟出捕捞业的黄金水道,也航行出了闻名遐迩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海船越来越频繁地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印度等国,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 郑和七下西洋,也都途径海南诸岛,绘制的地图一直保留至今。 殷实的生活是用艰辛换来的。海上风云莫测,台风巨浪袭来,怎么办?每次去南海海域作业都要在远离大陆的海洋上漂泊3至4个月,赖以生存的淡水、粮食从哪里补给?由于南海海域常年高温高湿,冒着生命危险打捞上来的海产品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变质怎么办? 翻开《更路簿》,它会告诉你。根据里面的详细记载,某个月份某片海域大致是怎样的情形,渔民们了如指掌。很多渔民还在岛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将捕到的海参、海龟、螺和蠔等海产品,晒干贮藏。到15世纪,中国渔民不但以西沙、南沙作为渔业生产基地,还在岛上建屋种田,从事农业生产。凡是有淡水的、具备住人条件的岛屿,几乎都有中国渔民居住,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文昌县志》记载,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18年。 渔民们不仅住在岛上,还为岛屿起了颇为生动形象的名字,如把环礁称为“筐”,把南威岛称为“岛仔峙”,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仙宾礁称为“鱼鳞”……这些名字都极具海南方言特色。这些地名还被译成外文,1868年英国海军出版的《中国海指南》中曾记载“Sin Cowe”和“Namyit”两个南海岛屿的名称,显然就是音译海南渔民对景宏岛的称谓“秤钩”和对鸿麻岛的称谓“南乙”。 考古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航行和捕鱼的历史。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北礁等10多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的陶瓷器就达2000多件。自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至清代的都有。从产地看,这些陶瓷器产于广东、福建和江西等地……这表明在南北朝时期,我国渔民已在这片海域活动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