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1984年中国舰载机首次在南极上空飞行(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军网 newdu 参加讨论

    1985年1月15日上午10时05分,我驾机离开船的甲板,稳稳地将飞机悬停在发电机停放位置的上空,地勤人员赶忙跑过去,系好吊挂钢索,我根据起飞前机组协同动作要领,慢慢上升高度,1米、2米……
    “飞机在7米高度上悬停,旋翼像要削到头皮上了!”;“吊挂时,悬停只一分钟多点儿,可我觉得那一分钟比平时一分钟都显得长。心里老是说:快飞开,快飞开!” 一位水兵事后对我说。
    “状态好,可以增速”,我接到指挥员命令后,果断地操纵飞机飞离甲板,吊运发电机飞越5千米宽的海湾,朝乔治王岛预定位置飞去,然后稳稳地将发电机放下。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记录诞生了,在场的人员顿时欢呼起来。紧接着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台发电机顺利地吊运到长城站工地,从此,“长城站心脏”开始了正常博动。
    破“界限”起飞营救队员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一天中可以看到风、雪、雨、雾好几种气象。一天下午,由海军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在长城站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不料下午收工时,老天爷脾气大发,民防湾骤然刮起了九级大风,海面上浪借风势,像千匹脱缰狂奔的烈马,溅起一米多高的浪头。交通艇无法下海营救,100多名建站突击队员被困在乔治王岛上,衣服湿透,岛上没有生活设施,寒冷和饥饿袭击着每个队员,船上所有人都为此焦虑万分。
    把他们接到船上,只能靠直升机了。可按我驾驶的直升机性能规定,风速大于每秒12米是不能放飞的,而眼下风速已达到每秒18米,阵风每秒22米,而且在飞行甲板的上空不规则的风向形成的涡流区,对直升机起降极为不利。
    编队首长以商量的口气询问我们能不能飞,我和机组人员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能飞!”为了战友安危,我们豁出去了。得到批准后,空,地勤人员迅速做好了起飞前准备。我在机上领航员任忠利的引导下驾机迅速离开飞行甲板,顶着怒吼的狂风向岛上飞去。飞行中,机身在强大的气流中不停地摇晃,我竭尽全力稳稳地操纵驾驶杆,不停地变换飞行高度, 飞过雪山、绕过云团,安全降落在小岛上,连续飞行三个架次,把岛上的100多名官兵全部接到船上。看到突击队员们吃着香甜的热饭热菜,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1985年2月20日,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南极“长城站”在锣鼓和鞭炮声中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南极上空第一次升起了中国国旗。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和战友们流下激动的泪水。落成典礼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来到J121船上,高兴地为我们179号机组题词:“南极雄鹰,为国争光!”
    在南极的63个日日夜夜里,我和战友们克服空域陌生、气象多变,单机飞行等重重困难,第一次驾机在南极上空画上中国海军飞机的航迹;第一次超复杂气象条件下野外起降和关车启动成功;第一次环乔治岛完成空中考察任务;第一次完成超大物体吊挂运输任务。共组织17个飞行日, 安全起降104架次,吊运物资39吨,运载人员1050人次,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在南极的飞行史上创建了奇迹。我们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租用外机的费用,也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争了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