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财政统计中货币换算问题之实例分析(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江海学刊》2014年第5期 韩祥 李宏 参加讨论

    结语 
    由此可知,货币换算问题直接关系着财政收支总额的精确性与完整性,切不可将各类不同货币数额简单汇总累加。然而,当前的相关研究对该问题却较为忽略(34),并没有认真对待“光绪三十四年岁入岁出总数”表中的各类货币及其数额换算。如,最早进行相关研究的周棠先生,其对1908年的财政统计,不但没有区分各省之间差异明显的银钱比价、银元银两比价,而且将表中“纹银、湘平、库平”不加分辨地混一相加,并把本该为“纹银”的广东岁入额单位错记为与其他省份一致的“库平银”(35),这样,周的统计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大误差,而且还被后来学人不加考核地大量引用,便产生了“以讹传讹”的消极影响(36)。 
    货币换算问题之所以在近代财政统计中如此突出,与中国近代混乱庞杂的货币制度相关,主要是由于货币本位不明造成的。货币本位制度形成于18世纪的西欧,是近代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货币本位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所规定的货币基本单位及其价值标准”(37)。而在中国,虽然货币历史非常悠久,但无论是古代币制还是近代币制,均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本位制度,“在1933年废两改元前,中国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的国家”(38)。正如民国初年来华的美国学者C. Passeri所论,“中国的货币是混沌的,其结构极为复杂,是多种庞杂交易媒介的混合,用重量确定货币,从无国家出现过,由于中国货币本身的混乱,确定其本位是十分困难的问题”(39)。为了与西方货币制度比对,不少学者将中国传统的以“银钱并用”为主的货币体系称为“银铜复本位”(或“银铜两本位”、或“银钱平行本位”、或“银钱的跛行本位”)(40),这些说法只是比附西方币制中出现过的金银复本位制而命名的(41),是一种并不严谨的习惯称谓。近代以后,由于各类新型货币的大量出现,这种“银铜复本位”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尤其至清末民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货币流通格局,“新、旧、官、私、中、外”各类货币杂然并陈,进入了一些学者所称的“无本位或多本位”货币时代(42)。清末民初的币制改革活动很频繁(43),“货币本位”一直是改革讨论的核心问题,这一阶段也成为中国真正确立货币本位制度的重要过渡时期。因此,对于一个货币“无本位或多本位”的过渡时期,在近代财政史研究中亟须引起对货币换算问题的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