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代祖先留给我们的典籍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这首先应归功于中华古文明的绵延发展。正是因为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我们民族的典籍才得以连续记录,积累发展。反之,也正是这些丰富的典籍,使得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绵延发展的历史得以完整记录,使得我们历代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得以深入总结,使得我们的历史发展与哲学思考通过典籍而承传,而教育,而弘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保证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险阻而始终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惟一流传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也就是说,5000年绵延发展的中华文明史、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都集中体现在我们的民族经典中。 正是这些经典,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范式。这些经典是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思想火种,照亮了千百万中华子孙的心灵家园,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展示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正如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的:中华民族经典所创立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思想,在长久的古代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这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它经历了阶级、时代的种种变异,却保有某种形式结构的稳定性,构成了某种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特征”。 今天,无论是通过研究中华文明独立起源、发展的历史,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必须阅读民族经典。阅读民族经典,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把握今天,预知未来;阅读民族经典,有利于我们感受民族优长,增强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民族经典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国的现代化包括“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等因素,因而是世界现代化建设中有别于西方的东方新模式。“中国特色”就是建立在中华5000年特色文明史、中华特色传统文化、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阅读民族经典,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转换性创造,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作者系烟台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