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流民意何在? 战后七十年来,日本国内民意对那场战争的看法,不断在发生变化,也可以说是有所进步的。 战后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认识,确实存在灰色地带,但人们又往往容易把问题简单化,以为日本国内右翼的激进言论,完全主导了当今日本民众的战争认识。 其实,战后七十年来,日本国内民意对那场战争的看法,不断在发生变化,也可以说是有所进步的。 战后不久,由日本皇族牵头,曾发起所谓“一亿人的忏悔”活动,忏悔的主题是:日本为什么会打败仗?日本人在哪些方面努力得不够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这等于完全否认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和责任,并不是真正的忏悔。 二战之前,日本国内反战呼声最强烈的是日本共产党。战争期间,日共主要领导人都被关进了监狱,战后才获释出狱。这些领导人因为反战上的先知先觉,又为此坐过牢吃过苦,社会声望一度非常高,他们很快识破了皇族发起“一亿人的忏悔”的真正意图,率先站出来公开反对。他们指出,真正必须忏悔的是日本军部和政府高层,是他们发动了战争。日共的呼吁,唤起一部分日本民众重新思考战争责任何在,把矛头指向日本的军国主义,应该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一阶段,日本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对自身丧失了自主性,反而参与鼓吹战争的责任进行了反思,认为日本的知识分子应是“悔恨的共同体”。 这些反思固然是进步变化的表现,但也存在明显缺失:他们是把自己和全体日本国民放在“战争受害者”的地位上,所以要反对战争,却忽视了日本作为“战争加害者”角色应负的更重要的责任。 战时,绝大多数的日本平民在日本国内报纸上,只能看到“皇军”节节胜利的“喜讯”,根本不清楚战争的实际情况,更看不见日军所到之处对别国人民的屠杀和暴行。现在日本国内出版了一批图片集,上面都盖有“不许可”的大印,那就是当年不同程度披露日军罪行,但送审时均被封杀的媒体报道。 中国人大概早在中小学阶段就会逐步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及其制造的种种暴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到日本去时,接触到的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很多人说不久前才得知日本军队曾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犯下严重侵略罪行这么回事,因为他们所处的舆论和公共教育环境,跟中国人完全不一样。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的日本老人越来越少了,80岁以下的人,更几乎没有任何相关印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