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这位致力于中国古建遗产勘察保护、文献整理研究的“大家”,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奠基与开创贡献了毕生精力。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文化记忆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那份情感依托。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开山之人,却以“拙匠”自谓,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小书”——《拙匠随笔》。“拙匠”绝不仅是一种客套的谦逊,它更表明作者的“标准”与“态度”:以历代的古建成就衡量自身,满怀敬畏之心;以工匠的务实严谨提醒自己,不以大师自居。从而,他的设计规划、文章风貌无一不是人格的外化凝练,表述着对建筑的生命情感体认。 《拙匠随笔》一书所录的文章虽多为作者研究外的建筑科普性随笔,却足以呈现他的设计理念、历史视野和美学追求。阅读此书,我们丝毫没有感到专业化的枯燥艰涩。相反,梁先生的文字晓畅又洗练,叙述平实而有味。如何把建筑知识普及给大众读者,使建筑设计传递情感温度,最终让读者“享受”建筑艺术,才是他写作的旨趣。 “拙匠随笔”原为梁思成于1962年陆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5篇漫谈建筑的系列文章。虽时过境迁,但文中对“建筑”的界定理解,对“建筑师”的职责描述,却显得精准全面,富于洞见。作者行文往往以问题为导向,摆出以往对于建筑认识的误区,然后条分缕析,在例证和辩驳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论述是情感、理性与依据的结合,它丝毫没有俯视的优越感、专业的压迫感,而是让读者心悦诚服。建筑的学科归属是什么?它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如果你提出这类常识性问题,如今的教授专家也许不屑回答。但梁思成却认为这些问题恰是核心,因为它关系到对建筑的本体认识。认识不深刻,就如地基不牢靠,设计就无从谈起。事实上,作者巧妙地将两个问题归并,建筑的学科性质正是由三大要素所确定。我们对建筑“适用、坚固和美观”的要求,决定了建筑必须兼顾社会实用、工程技术和艺术审美,成为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美术的交叉综合。 事实上,梁思成不仅在为建筑“正名”,也为建筑师设定了全新标准。回答这一问题,就是重申建筑师应当坚守的原则,用12个字概括就是:全面联系、历史具体、协调矛盾。如何让建筑满足功能分区的统一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解决建筑内部、建筑与环境、设计与技术限制之间的矛盾,都离不开践行原则的智慧。梁思成并没有搞“平均主义”,他始终强调适用坚固的首要性、美观的从属性。他看重经济实用,立意在先,反复调研,都是为了“尽可能发挥其可能性而巧妙地利用其局限性”。也许,在如今追求“概念前卫”的设计师看来,“适用坚固”的首要标准已是“古板老套”。然而,当我们反观当下建筑设计中泛滥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为了标新立异的感官冲击,将经济适用抛之脑后时,他们缺乏的正是梁思成身上的务实严谨与历史担当。“建筑是一种全民性的,体积最大,形象显著,寿命极长的创作。”它不是设计师耽于个体意识的纯粹艺术,而是影响大众生活环境的公共存在。 梁思成并非对建筑的艺术性重视不够,他只是客观描述了实用为前提、审美为从属的逻辑次序而已。在他看来,建筑作为有轮廓、有体量的呈现,审美当然必不可少。书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文表面看介绍了建筑表现技巧中变化与重复的问题,却从侧面展示了作者融贯各种艺术门类、探寻艺术规律的智识。在与音乐、舞蹈和绘画的比较中,他揭示出建筑同时完成从艺术空间到时间的持续性和流动性。他说明了建筑自身的韵律节奏:重复运用相同构件单元形成“主题”,差异点缀其上形成“变奏”。这是艺术性“差异的重复”,大统一中的小变化,同时避免了单调枯燥和杂乱无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