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展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到了第五代,归有光的玄孙归玠,在刻字工人那里看到钱、归编集时的抄本《凡例》,有八则之多,其中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去找堂叔归起先,归起先则拿出另一册《凡例》,只有五则,说是来自钱谦益的儿子绣林,显然是归庄最后的定稿,便大喜过望,把钱牧斋的《凡例》放在前,反而把归庄的《凡例》放在后,重出了一部集子。
    旁系中还有归朝煦,大概认为他的那些长辈们所出归集不够全,不够好,乾隆年间,自己出了一部《震川大全集》,从书名看,仿佛是要盖过此前所有本子。光绪元年,常熟归氏又刊刻过另一部《震川先生全集》。
    第二股力量是书商。归氏去世后,就有翁姓书商编辑出版其集,但进度缓慢,因为知道归有光儿子们也在做。但据说归有光托梦给翁氏,催促他加快速度早日出版,否则,集子就被涂改完了。翁氏得梦后很快完工,还专门撰写一篇祭文,祭告归有光,其中叙说了这件事情。这个本子,就是万历四年翁良瑜雨金堂本。翁氏的话是否出于出版策略不得而知,但归有光儿子子宁说,翁良瑜所刻,系他同意的,翁氏以此“贸易致富”,引得其他书商纷求,子宁以已经重金卖给翁姓为搪塞藉口。后翁姓又欲刻归有光的柬札,子宁又将所有柬札付之,翁姓并未刊刻,说被顾姓官员取去而不返还原稿。子宁自己无力刊刻,后有欲刻者,“辄不吝与之。然每不刻而并其原本不返”。归有光另一门人夏九范说:顾姓先世就想遍刻归有光遗文,才把全稿借取。但顾姓编了近三十年,夏九范都已下世了,还没出版。据说顾姓曾经生病,死而后苏,说被逮至阴府,因归有光求情放他回来编刻归书而得还阳间。有人就打趣说:归先生的全集看来永远编不出来了,要留着给顾姓做长命符了。这些,可能都有利益考量在,见出当时书贾为谋利刊刻归集的情形。
    第三股力量就是归氏弟子与粉丝们。喜爱归文的人很多,他又桃李满天下,在嘉定安亭讲学,在其他地方为官,又得众多弟子和粉丝,都有文章流传在当地,以及弟子们、粉丝们的家乡。早在归氏子侄辈辑刻前,就有门人王子敬在闽中刊刻。归氏爱好者中,有个张姓的,非常喜爱他的文章;还有个朱姓的,也是归迷。张姓的儿子汉瞻,做了朱姓的学生。朱姓老师编成《震川先生别集》,有三百篇之多。归庄听说后要看这些文稿,朱氏不同意。等到归庄编的集子出版,《别集》中有一半左右未被收入。后来,张汉瞻到昆山授徒,又搜得遗文数十篇,一直想与《别集》一起出版,未找到机会。康熙四十三年,湖北人王橒到嘉定做官,也是归迷,汉瞻就把这些遗文献给王橒,王橒请人校对刊刻。将要完工时,邑人苏含如又献出家藏归氏策论一编,是归有光另一孙子驭世手抄,经过汉瞻鉴定,无一篇伪作,便编入集中,成为《补刊震川先生集》。当然,归集还有其他出版者,在此不一一叙说。
    归有光平生数娶,原配魏孺人早逝,生一子子孝十六岁而殇,另有五子存。这些儿子,生非同母,又多数各有子孙后代,他们为了共同的家族利益,为维护归有光的形象,自然会对其著述中有干时忌的地方进行删削;又会为了各自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形象,另对归有光著述进行删削改动。故归有光著述的编辑刊刻,以家族这一股最为出力,也以这一股对著述的掩藏、删削、改动为最大,他们造成了归集编纂、刊刻中最大的混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