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展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读书:这次编纂全集,所遵循的规则和体例是怎样的?
    彭国忠:首先要说明:《全集》的编纂,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我对编纂过程的总结、思考,可取之处功归团队,失误、不当之处咎在个人。
    一般编纂全集,奉行的都是宁缺毋滥的原则,免得吃力不讨好,一部有争议书的编入,就可能导致全部工作被否定,所有的辛勤和努力化为乌有,成为学术界的口实。可是,对于归有光这样有深厚的经学、史学、子学素养和著述的人来说,大家都碍于顾忌,都不去尝试着编纂全集,恐怕将永无全集。在编纂中,我们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凡不能证伪者,即予以编入;二是尽量存真,不加删削。
    第一条原则,系针对归有光集部以外的著述。真伪问题,其实是《归有光全集》编纂中最棘手的问题。在编辑之前,我们也顾虑重重,从开始的调查中就知道,归有光著述中,经部惟一存世之作《易经渊旨》,被以《四库提要》为代表的权威著作所否定,史部仅评点《史记》和《三吴水利录》被肯定,《通鉴标题摘要》少见于公私目录,子部《诸子汇函》同样被认为是伪书,《兔园杂抄》也少见著录和认可。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经过仔细考证和辨证,《诸子汇函》及其续编,因为争议较大,不予收录;而其他一些著述,我们认为并不能轻易否定。
    第二条原则,主要是针对集部而言。集部包含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及新增《补刊震川先生集》《震川先生未刻集》《震川先生未刻稿》《震川先生制义》四种。归有光是明代制义大家,他尽管八上春官而不第,但他对自己的制义文非常自信,说可以做到无愧。他的制义文,此次也是首次整理,采用清代俞长城的《可仪堂一百廿名家制义》本,又进行补遗。他的诗歌,一直被编于《文集·别集》之末卷,几乎被人忽略,原来仅有一百十七首,我们此次补遗了五十首,使归氏诗歌达到一百六十余首,形成可供研究的规模。此外,还首次发现了归氏词,虽仅有一首,但也弥足珍贵。
    读书:那么,在“全”与“真”的问题上,你们是怎样权衡的?
    彭国忠:在“全”与“真”的权衡中,我们既要求全,又要求真。但鉴于归有光集部以外的著述少有人整理,所以,《全集》的编纂,肯定会引起一些质疑。但我们编入这些著述,有我们的理解和理由。
    归有光的著述,非常丰富,就我个人看,我们现在全力搜求到的、所呈现出来的,除了评点《史记》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入编外,能找到的、能利用的,毕尽于此了。但这些,显然尚不足以反映其经史子集全面的学养和成就。当年他的子侄们刊刻两部文集后,仍然是“遗编剩简,尚余十之八九”(归起先识语),这十之八九的遗稿,属于文学性散文、诗歌的比例应该非常小,因为归氏历代裔孙所刻文集,真正算得上第一次面世的文章不多,所以推测多数属于集部以外的文字。根据《文集》中自述,他不满于《尚书》古文之说,重新厘定为今文《尚书》;不信古文《孝经》,文字一从石经,并尽去皇侃所标章名,以成新本《孝经》;见唐代杨倞移易《荀子》篇第致失其伦次,而别其章条,重加断句,改正脱文衍字,重编《荀子》;下第后读《尚书》“时有所见”,“有意于以神求之”,而非前人之“章分句析”,而成《尚书别解》。这些学术著作,都是可信的,今一概不见。就集部言,《文集》中《都水稿序》称有创作四卷,命名为《都水稿》。他儿子子宁称:在他编辑一部文集、翁良瑜编辑一部文集之后,还有杂乱的文稿,他为之一一校理、编年,而汇集成《世美堂稿》,这两部文集现在也都不存在。此外,像《明史·艺文志》中著录的《读史纂言》十卷,《方舆考证》中引用的归有光所辑《吴志》;在书信等文字中,他提到曾专门选科举小录论及墨卷为《程论》,编乡试程策为《程策》,编自己与诸友辛卯应试时会作为《会文》,收经义百篇;选编乙未岁课士文为《群居课试录》;他想删定《史记》“以成一家之言”,而以“褚先生文体殊不类,今别作附书”,并有意重修《宋史》;他对金石碑版很有兴趣,自己搜求,并托人拓印,欲效欧阳修《集古录》之作;他还编过一部《前编》(《韩集前编》? ),并自认为“考校甚精”;明代孙岱所编《归震川先生年谱》所提到的震川著述,如“六经、庄子、史记标注”,应该不是一部书,且与我们前述及所知又有所不同,这说明归有光的《庄子》《史记》甚至“六经”方面的著述,明代人就认可。我们是尽全力求真、求全,但“真”在于学界的判断,“全”只是目前所能做到之“全”,将来是否有新的归有光著述被发现,实难料定;当然,我们希望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