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西医概念与指称客体的关系是唯一和确定的,西医强调的是概念同异分立的形式逻辑;而中医概念具有多样性,中医强调的是概念之间联系的对立同一和矛盾转化。如“阴阳”可指结构、功能、性别、征候、药物等任何可以一分为二的事物、运动和现象。阴阳观念成为中医学的基石与核心,以此为范畴形成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解释一切具有对立关系的物质、运动和时空特性及其规律的工具。中医《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将原已建立,但并不一定具有对立统一性质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原来只具有通异分立性质的零散概念之间有了辩证的关系。《黄帝内经》不仅承接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脉络,而且直接使用《易传》中的虚实、动静、刚柔、生死等对偶范畴以及《老子》中的有无、难易、前后、祸福等对立范畴,借此进一步创立一些适合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对偶或对立范畴,如表里、寒热、上下、左右、内外、腹背、脏腑等。难怪从现代语义学来看,《皇帝内经》中两极和对立语义场特别丰富,有关描述生理、病理、治则的词汇总是成对出现。例如,“人之阴阳”、“天之动静”、“气之先后”、“气之盛衰”、“病之逆从”、“病之新故”、“六府强弱”、“策其浮沉”、“调其虚实”等,构建中医理论的这种词汇语义特征均为儒道辩证逻辑思想的深层反映。 诚然,医学语词体现一种文化思维的烙印,语词蕴涵着概念,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概念”在中国逻辑中称为“名”,“名正”即概念清楚准确,是华夏民族认识世界的基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儒墨正名逻辑奠定了中医《黄帝内经》形式逻辑的基础,《黄帝内经》完全实践儒墨的“名正言顺”、“以名取实”的逻辑主张,对先秦有关人体穴位、经络和病种的认识进行大总结,全书一百余处界定了病种名,实现了“其病各异,其名不同”(《素问·风论》)的分类和正名的目标。这是中医理论构建的第一个里程碑。正是有了《黄帝内经》对病种及其生命现象的“正名审分”的工作,中医的辩证思维才得以兴起与发展。中医史上后来出现像《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不少概念清楚的各类科学著作,均与正确运用正名逻辑方法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