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藏文文献的学习,对于我的归义军史研究、于阗史研究和一些部族考订的文章,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作为我学习藏文最重要的、恐怕也是唯一的成果,是我撰写的《通颊考》一文。“通颊”一名不见于传统的中国史籍,所以唐长孺先生在撰写《关于归义军节度的几种资料跋》(《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1962年),据很不清晰的缩微胶卷抄录S.389《肃州防戍都上归义军节度使状》时,就没有认出“旧通颊肆拾人”中的“通颊”二字,用□□代替。1985年我到伦敦英国图书馆调查,抄录了S.389状文,补全“通颊”二字,并在拙稿《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中使用,但对于“通颊”何意,并未得解。后来看到山口瑞凤教授的《苏毗的领界》一文,得知他早在1968年,就在土肥义和教授的帮助下,把藏文文书中的mThong khyab比定为汉文文书中的“通颊”(《苏毗の领界——rTsang yul とYan lag gsum pa’i ru》,《东洋学报》第50卷第4号,1968年,1-69页;英文本为Z. Yamaguchi, “Su-p’i and Sun-po: A Historico-geograph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Tsang yul and Yan lag gsum pa’i ru”, Acta Asiatica, 19, 1970, pp. 97-133)。我在此基础上,收集藏文传统史籍《智者喜宴》、敦煌古藏文写本《吐蕃王朝大事记》、P.t.1089凉州军镇官吏序列表、P.t.1113陇州会议发送之钤印文书、P.t.1094《博牛契》、米兰出土藏文木简,以及归义军时期的汉文文书等,全面探讨了通颊部落作为吐蕃王国在东北边境设置的一级军政组织,随着吐蕃的向西扩张而随之西进,直到吐蕃王朝崩溃以后在归义军时期的存在情形,比较完整地描绘出通颊部落的全貌。拙文汉文稿《通颊考》撰写时间很长,其间正好德国的《华裔学志》两位负责人到北京约稿,由季羡林先生推荐,这篇文章稿本由《学志》副主编弥维礼(W.K. Müller)先生翻译,最后中英文几乎同时发表,中文本刊于中华书局的《文史》第33辑(1990年,119-144页),英文本在《华裔学志》发表(Rong Xinjiang, “mThong-khyab or Tongjia: A Tribe in the Sino-Tibetan Frontiers in the Seventh to Tenth Centuries”, Monumenta Serica, 39, 1990-91, pp. 247-299)。这可以说是我学习藏文之后,最专业的一篇藏学文章,文中所引藏文文献或文书,都经过自己对照原文一字字地释读和翻译,我把这篇文章看作是向王尧等先生交的一份藏学学习作业。王先生当然知道我这篇文章是最用功的一篇藏学文章,所以在他主编《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时,特别约我写了一条“通颊”(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52页),表明他对此文的认可。他约我在同一《词典》中写的另外一条是“张议潮”(338页),那可能是他看到了我的归义军史研究的缘故吧。 我跟从王尧先生治藏学的另一个收获,是熟悉国际藏学界。在“文革”后的中国藏学界,与国际藏学家接触、对话最多的,肯定是王尧先生。他很早就出国参加各种藏学研讨会,用英文投稿国际藏学刊物、专刊,许多会议论文集也都有Wang Yao这个名字。他每次回来,都慨叹中国学术荒废多年,在藏学的许多领域都落后于人。因此,他在教书育人,大力推进国内藏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同时,也鼓动我们年轻人大量翻译国外藏学家的研究论著。为此,他主编了《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从1985开始出版第1辑,到2014年初出版第20辑,翻译了大量的国外藏学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很多是从王尧先生刚刚从国外带回来的藏学书刊中翻译的,所以比较及时地反映了国外藏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于缺少国外藏学书刊的国内藏学界来说,有如雪中送炭;也使得国内年轻一辈藏学研究者,能够跟上国际藏学研究的步伐。我先后翻译的有关藏学的文章,也经过王尧先生的法眼,其中乌瑞《有关公元751年以前中亚史的藏文史料概述》(G. Uray, “The old Tibetan Sources of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up to 751 A.D.: A Survey”, 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Budapest 1979, pp. 275-304)一文,收入1989年出版的《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5集(1989年,39-81页);恩默瑞克《于阗语中的藏文借词和藏语中的于阗文借词》(R.E. Emmerick, “Tibetan Loanwords in Khotanese and Khotanese Loanwords in Tibetan”, Orientalia Iosephi Tucci Memoriae Dicata. Roma 1985, pp. 301-317)一文,收入同年出版的《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6集(1989年,136-161页)。 从90年代初开始,我感觉自己的藏文不会达到随心所欲地使用的段位,所以把研究的重点从敦煌学、藏学,转到中外关系史方面,首先处理粟特人东来问题。虽然好多年没有和藏学界往来,也没有发表任何藏学方面的文章,王尧先生在90年代末创办新的藏学刊物《贤者新宴》(藏学研究丛刊)时,仍然向我约稿。其实这时我已经不敢再动藏文材料,所以拣选了一个与藏学有关的中外关系史题目——《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与弥施诃:吐蕃文献中的摩尼教和景教因素的来历,贡献给王尧先生主编的《贤者新宴》(藏学研究丛刊)第1辑(北京出版社,1999年,130-150页)。以后,王尧先生也曾约稿,但和已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藏学研究者相比,我已经不敢班门弄斧了。因为没能在藏文和藏学研究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我没有再继续写作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违王尧先生的厚望,辜负了王尧先生的期待,现在想想,真是非常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